遊民-CJ2023維塔士深度訪談 疫情後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2023-08-04     菁菁

其實我們從這個點出發去思考,就會明白我們應該去擁抱 AI技術的變化,思考如何去用好它。回到維塔士內部,我們現在使用AI更多的還是一些前期的靈感來源,不管是現在的熱門的Midjourney或者是 Stable Diffusion,這些都可以成為很好的靈感來源。但現在AI還有一個bug,關於它的法律法規目前不是很健全,所以在內部,我們目前還沒有把它用於任何生產環節。

王維維:我想補充一點,目前在內部,我們也在進行AI的研究,由於在法律法規上的一些不確定性,目前我們暫時是不會將AI生產的內容直接放到產品裡面去。但我們仍然會去研究和學習,像是在我們內部正在主推的數字化平台中,我們就去考慮如何利用AI,來提升生產效率,通過這些工具減少重複的工作以增加復用性。

當然,我們也密切關注市場上新的AI產品,並在內部組織團隊進行分享和討論。我們也不希望在這一波AI的浪潮里,因為太過關注我們的業務生產而忽視新的技術變化。

顏辰虎:我最後再補充一點關於業務方面的,對於AI,可能各大廠商都在嘗試探索,但實際上AI還是處於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我們認為遊戲的核心在於它的獨特性,在這方面,目前的AI工具仍無法替代,這也是我們維塔士需要繼續努力的一個方向。我們對於AI保持積極的態度,比如一些審核,工具上的一些便利性等,但是對於它的局限性,也是我們會繼續努力的地方。

遊民-CJ2023維塔士深度訪談 疫情後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Q:從作為合作方的角度來看的話,現階段國內的一些廠商,在對技術應用、立項等方面和國外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升?

顏辰虎:我們看到的是,差距正在縮小。西方的遊戲行業起步較早,他們在主機各方面,包括流程、規範方面可能會領先於我們。十幾年前這些優勢確實比較明顯,但現在,隨著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國內爆品和比較優質的產品頻繁產出,客戶逐漸接近於國外水平。

Q:那關於這種國內的進步,最大的地方具體在哪方面,比如流程規範性方面還是技術積累方面?

顏辰虎:都有,比如流程的規範性方面。維塔士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會提出一些建議,將一些從國外廠商那邊吸取來的經驗分享給客戶。與此同時,他們的部分人才也參加過國外的一些項目,再回流到國內的大廠,相應地帶動和影響了這些環節,所以說,在規範性方面,我們確實是感覺到明顯的變化,質量的進步方面也是與之類似。

Q:在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時候,多平台的要素是一定有需求的。但像現在國內之前都是以移動端的開發為主,而維塔士則更擅長主機方面的高規格的美術製作。你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王維維:一般來說,跨平台最大的限制就是平台硬體本身的性能限制,比如說Switch和其他主機相比,性能上的局限性更大一些,這時我們就需要更多地從技術角度去考慮,如何將遊戲內容適配於各個平台。我們也會在不同的項目中碰到不同的問題,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最近做的一款遊戲,客戶專注於PC平台,想在配置最高的PC平台上去做最優質的產品,但是它其中一個地圖做得非常大,導致在 PS4、 Switch等平台上性能受限。此時,我們的技術團隊就會提供解決方案,通過內部技術將地圖在系統裡面拆分,並在不同平台上優化,以提升玩家在平台上的遊戲體驗。所以總的來看,美術和技術的共同合作是實現跨平台成功運作的關鍵。

Q:我們都知道維塔士在中國市場服務了各種平台的產品,在實際與客戶的溝通過程中,跨平台產品的真實市場情況是怎樣的?一般是需要多平台同步開發還是要分生命周期來開發?

顏辰虎:其實大多數跨平台的案例,是通過去另外平台來獲得更多的玩家,擴展玩家池,這是之前的情況。但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的出現,比如米哈游的《原神》,讓更多的大廠開始思考自己的遊戲是否也要借鑑這種模式,在開發的過程中去同時考慮手機和PC在不同平台的製作,以及同時推出是否能獲得更好的市場反饋。

不過,目前直接從移動端移植到PC上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手游它的品質在最初設計的過程中就是更加適合手機平台。從現在的布局上來看,目前廠商考慮同時開發手游跟PC版本的話,更多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市場反饋。

遊民-CJ2023維塔士深度訪談 疫情後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Q:這是大多數廠商的選擇嗎?還是說只是廠商們的某個重點項目的選擇?

顏辰虎:它需要充足的資金和足夠的實力,當一個廠商在資金儲備或者投資者等方面做足準備時,就肯定會往這方面考慮的。

王維維:通常是新產品的話,大家就會比較謹慎,嘗試從一個平台先去開發。但如果是本身已經成熟的大IP,擁有比較成熟的玩家群體,同時也有大量留存玩家,那他們在去做下一代 IP和下一代產品的時候,會更有信心直接去布局跨平台。

Q:看到整個市場,上半年其實是有蠻多的項目出現了開發到一半被砍的情況,而且我們也知道,像一些大公司也在收緊他們的立項的數量,提高他們的立項標準。對於你們來說,介入產品的時候其實相當於項目研發比較上游的階段,所以你們是如何保持緊跟市場需求的?

王維維: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需要在不同的階段介入,有的項目在前期,有的在中期或者後期,所以基本上不會說突然在同時受到同樣的影響。當然整個市場的放緩,我們的銷售部分肯定是也會有相應的影響的,我們內部會去做一些優化調整。我們所說的優化調整,並不是削減團隊,也不是盲目擴張,而是當看到當市場上釋放出很多人才時,我們會去吸收優秀的人才進來,去增加人才的儲備。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5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