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2023-07-12     菁菁

儘管單從主機銷量來看,目前PS5的表現的確要比Xbox好上不少,但這話從微軟自己嘴裡說出來,還是難免沾染了一股濃濃的怪誕味兒。

數據來源於外媒VGchartz

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考慮到FTC訴微軟的根本是因為他們涉嫌「壟斷」,因此在這場大辯論中,雙方的立場是完全顛倒的。起訴的FTC與證人索尼一方千方百計地想要凸顯出微軟在主機業界的重要地位,而微軟又拚命證明自己對業界的影響微乎其微,雙方可謂是頻頻爆典,為網友們貢獻了一整年的樂子。

對此我也只能說是抽象,太抽象了。

其實自去年微軟宣布了要對動視暴雪進行收購開始,就引發了各國反壟斷機構的擔憂。畢竟動視暴雪對遊戲產業的影響本身就舉足輕重,光是微軟的收購價就達到了687億美元,這場交易也是電子遊戲史上涉及金額最大的一場收購。

而為了完全吃下動視暴雪在各個地區的資產與市場,微軟必須取得多達十個以上不同地區機構的許可,這其中又以前文提到過的FTC、CMA(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以及EUC(歐盟委員會)三個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監管機構為主。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任務艱巨,像是在收集七龍珠」。

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不過所幸大多數監管機構倒也沒有難為微軟,像日本的JFTC(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就光速批准了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畢竟在日本市場,PlayStation的銷量恐怕是Xbox的幾十倍,就這還說微軟涉嫌壟斷實在是太牽強了點。

隨著今年大多數國家監管機構對微軟的批准,這場收購案似乎是已經板上釘釘,不過微軟還是碰上了硬茬子。

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像代表著歐盟的EUC,在去年底經過調查後就對微軟發布了警告,而理由我們也不難想像。

「通過收購動視暴雪,微軟可能讓消費者無法訪問動視暴雪的主機遊戲及PC電子遊戲,尤其是像《使命召喚》這類知名度高並且大獲成功的遊戲。」

簡單地說,就是EUC害怕微軟拿了動視暴雪的遊戲轉手直接獨占,《使命召喚》這個IP在歐美市場可謂舉足輕重,一旦Xbox獨占將對市場現狀造成重大影響。另一方面,EUC也擔憂收購對雲遊戲與遊戲訂閱制的影響。

隨後,微軟很快做出了多項承諾,他們向EUC保證不會攪亂雲遊戲市場。後來EUC經過調查又認為其實《使命召喚》對歐洲玩家的影響不算太大,而索尼擁有其他方式來制衡微軟的收購,所以他們也沒有對微軟做出太苛刻的要求。

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最終EUC在今年5月批准了這項收購,結果有趣的是,看到這個消息,英國人反倒最先急了。

在EUC宣布批准收購後,CMA駁斥了EUC的決策,並聲稱「微軟將會在未來的十年里在市場中制定規則與條款。」

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相比EUC對雲遊戲市場的顧慮,CMA的理由要實際得多。由於微軟在電腦市場中本身就有著重要的地位,畢竟大家都在用Windows,如果他們將以自己占優勢的「生態系統」與動視暴雪的內容相結合,那麼像谷歌、亞馬遜等對手也將難以匹敵,從而被隔絕出遊戲市場。

而且如果動視暴雪停止為索尼提供內容,那麼將極大地削弱索尼的競爭力,尤其是《使命召喚》這種頭部IP。總而言之,CMA是真的害怕「索尼倒了」,而微軟將達成對遊戲市場的壟斷。

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在此前,他們對微軟的提議是對動視暴雪的部分業務進行拆分,尤其是剝離掉《使命召喚》的相關業務,但微軟否決了這項提議。

於是在今年4月,CMA否決了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更樂的是不久之後他們還添了條新規,「令動視暴雪不得直接或間接收購微軟的任何股份」,生怕這兩家整出一個反向收購鑽了空子。

被CMA阻礙的微軟只得向他們提出上訴,不過在這之前微軟面臨的還不只是CMA,FTC認為微軟此前有著」出爾反爾「的先例,因為在他們收購bethesda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之前,微軟也承諾不阻止遊戲登陸競爭對手的平台——但現在大家也都看到了,《星空》就是Xbox與PC獨占。

微軟收購暴雪案,怎麼就成了遊戲圈裡的抽象爛活?

當前FTC的主席莉娜·可汗被媒體譽為「反壟斷鬥士」,可謂不折不扣的反收購鷹派。為了阻止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FTC向法院提出了給予微軟臨時限制令和初步禁令的請求,於是便有了文章開頭出現的那一幕。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