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r Farming目前正在嘗試垂直種植,若能成功,可在有限的土地空間內最大化種植。
未來計劃採用機械化種植 改善整體產量和大環境
「很多人笑我們傻,覺得我們在浪費時間,也認為這樣的方式不會成功。但我們堅持要走這個方向,就好像當初雪邦開始種火龍果的時候一樣,也是有很多人不看好,最後卻成功了。」葉永宏認為只要研發成功,先專注做幾個品種,改以機械化種植,肯定能改善整體產量和大環境。「歐美國家的種植方式是飛機播種、機械採收,為何我們不能效仿他們,提高產量,同時減低人手問題?」果園目前正以台式的垂直種植方式進行實驗,若能成功種植,則可最大化果園的土地空間,增加火龍果樹的數量。而採收機器也直接進去採收,解決了8字形採收而導致機器無法進入的問題。
葉永盛補充,大馬如今的火龍果產量不及越南,機械化或能解決這個問題。同時能讓本地市場有更多元的口味選擇,火龍果就不再只是紅肉和白肉兩種選擇而已。在研究的部分,他希望在未來的5年內,能做出外地與本地品種的雜交,創造出一款屬於大馬的特殊品種。「當然這也是一種『開箱』,是一種未知的『驚喜』。從外國品種種出來,再到與本地品種雜交,然後生長出第一顆火龍果果實後,再用它的種子去種出新的果樹。」
等待這群年輕人的是各種未知,但他們相信這將會是一個將本地火龍果帶到另一個高峰的方式。
每一顆特色火龍果從種植方式、外皮到果肉都不同,左圖是青皮紅肉的AX,右圖則是外皮青、內皮紅,果肉白的康妮邁爾。
快問快答
Q: 種植特殊品種火龍果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宏:不同品種需要嫁接、授粉的要求也不同。有些可以同花授粉、有些需要異花授粉,而有些不僅要求異花授粉,還對所授粉的火龍果品種有「要求」,並非每一種都可以配到。
誠:他們花期、結果期、成熟期都跟資料里的不同,因環境因素,大多都會比在原生地的期限更長,但到底有多長、影響多大,則不得而知,需要天天觀察。
為了讓消費者知道蜜白和越南白的差異,Sinar Farming特別製作了對比圖,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辨別差異。
Q:市場對新火龍果的態度如何?
宏:還需要很大程度的推廣和普及。很多時候,大家一看到白肉火龍果就不要了,根本沒有給它一個機會,所以也不懂密白和越南白的差別在哪裡。
加上收果商人會看市場反應做事,而我們的量比起一般果農還算是少的,所以會更難進入普遍的市場,只能自己賣。從自己的顧客群開始做好口碑再去開拓市場。為此我們也特別做了一些宣傳單,解釋兩者之間從外觀到果肉的差別,讓消費者能更明白他們在吃的火龍果。
早前,品牌也參與了新村好品大賽,將其製成副產品——火龍果軟糖。
Q:未來會否考慮種植更多外國品種火龍果?
盛:暫時會先專注在現有的火龍果品種上,先鎖定可以主攻的幾個品種,量產了,才會引進其他品種。畢竟我們資金有限,每一個品種都需等待2至3年,無法花太多心力在這個部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