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誰買誰有罪」遭遇「三天賣了一千萬」?聊聊《精靈寶可夢》

2022-12-03     菁菁

當「誰買誰有罪」遭遇「三天賣了一千萬」?聊聊《精靈寶可夢》

所以,寶可夢公司某種程度上可以比作是財團B單一IP下的究極形態,玩家們最在意的遊戲,也只是寶可夢公司整個產品線更新周邊的素材庫罷了。玩家當初罵《劍/盾》,然後寶可夢公司給迷你Q和來電汪各出100款周邊,《日/月》頂著首次官方中文的光環,遊戲本身素質在系列裡只能說一般,結果最近莉莉艾的簡中PTCG禮盒把國內黃牛都驚動下場了。玩家調侃說遊戲是「罵完記得買」,這是站在二樓GF的角度,對於身處大氣層的寶可夢公司來說,遊戲您買不買甚至都無所謂,家裡小孩吵著要伊布公仔的時候記得付款就可以了。

哪有那麼多「未解之謎」,人人都愛《寶可夢》——為什麼畫面爛還大賣

近年來,每一次NS上面的《寶可夢》遊戲大賣,都會有玩家質疑為什麼那麼差的畫面卻能取得如此高的銷量,這還不像免費遊戲,可以拿「目標用戶本身缺少核心遊戲經驗,對畫質高低並不敏感」開脫,一邊玩《艾爾登法環》《使命召喚》,一邊在《朱/紫》裡面刷閃的玩家大有人在,什麼「誰買誰有罪」,我花自己錢買的就願意玩你管得著嗎?

當「誰買誰有罪」遭遇「三天賣了一千萬」?聊聊《精靈寶可夢》

要看清當代《寶可夢》「雖爛但火」的真實,現狀需要走出的三個誤區。

1、提升場景質量就是提高畫面水平。

畫面的重點從來就不是場景。人如其名,如今正大紅大紫的《朱/紫》,各種bug屬實辣眼難繃。光是開放世界裡石油一樣的湖水和背景板式藍天白雲,已經令GF忙於應付,而真正的技術難點,還是在於寶可夢數量龐大——一個精細建模完成的背後,是好幾百個精細建模等著開發組。當年《劍盾》發售前爆發「簽證風波」時,製作人增田順一公開表示是因為系列700多的圖鑑數量如果全部在新引擎下重新建模,工作量太過巨大才對大量寶可夢做出刪減處理。直到今天的《朱/紫》,圖鑑數量雖然過關,但明顯能看出來哪些寶可夢建模更精細,哪些即便到了戰鬥中也只是站樁擺拍。

當「誰買誰有罪」遭遇「三天賣了一千萬」?聊聊《精靈寶可夢》

《寶可夢 劍/盾》開發者分享的建模

2、《寶可夢》是單人角色扮演遊戲。

其實是包含單人劇情的大型互動對戰平台。《朱/紫》的單人故事模式體驗非常好,尤其對比《劍/盾》,讓人有了一種冒險的充實感,但《寶可夢》系列「收集,養成,交換,對戰」的八字真言落到最後,還是對戰。無論是大家喜歡的戰鬥塔PVE,《劍/盾》《朱/紫》的聯機多人團體戰,還是官方規則的PVP,最後到一年一度的官方世界賽,每一作寶可夢GF真正下功夫玩腦子的地方,就是對戰。和建模的區別對待不同,要處理好幾百隻寶可夢(每一作還要持續增加)在不斷更新的環境中複雜的對戰平衡性,需要絕對意義上精通寶可夢的內行人才能做好,這也才是寶可夢作為合格遊戲,其系統最終成立的真正「底限」。

當「誰買誰有罪」遭遇「三天賣了一千萬」?聊聊《精靈寶可夢》

如今看來,《阿爾宙斯》就是《朱/紫》到來前的一次實戰演練

3、高銷量是建立在情懷基礎上。

並不是。前文說到,《寶可夢》遊戲本質上是寶可夢ip的周邊,作為一個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的世界第一ip,《寶可夢》遊戲的收入占比不到20%,而這20%還是算上所有遊戲,其中包括了已經累計收入達13億的《寶可夢go》,這麼算下來,等最後落實到玩家認知中的世代正統作,實際占比十分有限。近年來在我國,寶可夢也和之前國外的情況類似,進入到父母一輩(80後90後)帶領孩子入坑的節奏上,非要說「情懷」,那這個「情懷」也是循環滾動,而非「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遊戲」,能夠跨越年齡無差別輸出,別說是遊戲了,認識一個文化產品到了這一步,都可以用「無敵」兩個字來形容。

當「誰買誰有罪」遭遇「三天賣了一千萬」?聊聊《精靈寶可夢》

何時能出現第二個「寶可夢」

遊戲或許可以搏一搏,IP就別想了。

遊戲行業發展至今,從來就不避諱「跟風」二字,更何況像《寶可夢》這種技術門檻低,成功經驗(八字真言)已經公之於眾的遊戲,很多廠商在不同時期都先後做出了跟風的嘗試,但最終還是陷入到了「模仿卻無法超越」的魔咒中,為什麼呢?

當「誰買誰有罪」遭遇「三天賣了一千萬」?聊聊《精靈寶可夢》

財團B的一個傳統藝能,就是「友商把什麼東西做火了,我利用自己的ip和渠道也要整一個出來」。比如田宮四驅車風靡之後,萬代便搞了自己的四驅車;konami從萬代手裡收回遊戲王OCG的版權,萬代就拿出高達的ip設計了集換式卡牌遊戲;而1997年最初以「電子寵物」玩具形態登場的《數碼寶貝》,無論產品屬性,用戶群體還是隨身攜帶,都與《寶可夢》具有重合性,一年後《數碼寶貝》遊戲發售,讓「寵物小精靈」「數碼寶貝」「電子寵物」在隨後一段時間裡經常被拿來一概而論,給小孩子買玩具的家長更是對此頭痛不已。「上個月不是才給你買過一個黃色恐龍嗎?怎麼又買?」「這個不一樣啦!」是否一樣不重要,反正孩子離挨打是不遠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