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巴格馬蒂河曾是加德滿都山谷飲用水的來源。40歲的當地人Shree Krishna Dangol還記得,他小時候會在河裡游泳和洗澡,人們也會在河邊洗衣服。
令他遺憾的是,今年七歲的兒子從未體驗過在巴格馬蒂河游泳玩水的樂趣,因為河水已經受到嚴重污染。
儘管這條河仍然有著「聖河」之稱,但河裡滿是垃圾,河水不再清澈。如今,世界各地的機構紛紛展開研究或拯救工作,但長遠來看,這還得靠當地政府的努力,國民意識也有待提高。
巴格馬蒂河。圖:董勵萱
當地組織每周清理垃圾 巴格馬蒂河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從加德滿都河谷匯入恆河。
從前,這條河和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Shree Krishna Dangol告訴新加坡媒體,他小的時候,河水還相當乾淨,但是到了1990年左右,人口越來越多,加上城市發展等因素影響,河水被污水嚴重污染,他自此停止使用河水。
當地人Shree Krishna Dangol。圖:董勵萱
當地群體意識到污染情況嚴重,從大約九年前開始,每個星期六就會到巴格馬蒂河撿垃圾。
一名參與者Kishore Singh記得,剛開始那會兒,河水非常骯髒,有的志工甚至因為接觸到不幹凈的水而產生皮膚過敏反應。
河裡最常見的垃圾包括塑料、衣服、木材以及醫療廢物;巴格馬蒂河附近有不少醫院,因為缺乏指導方針,他們經常將醫療廢物往河裡扔。
活動舉辦至今已經至少474個星期,超過150萬人參與其中,所收集到的垃圾超過2萬公噸。
但Kishore Singh指出,巴格馬蒂河目前只是有些區域的水變得較為清澈而已。
記者6月中旬到訪巴格馬蒂河時,河裡充滿垃圾。圖:董勵萱
據了解,加德滿都河谷間中設有污水處理廠,可是污水經過處理後重新流入河裡時,又會流經人口聚集的地方,再次受到污染。這樣的過程不斷循環,導致清理河水的成效不如預期。
《8視界新聞網》本月中旬到訪巴格馬蒂河時,可見河裡有很多塑料垃圾,河水非常渾濁。據記者了解,受氣候變化影響,巴格馬蒂河的水位近幾年來比往年下降了至少四、五尺。
火葬文化根深蒂固 這條河是當地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眼中的「聖河」,許多印度教徒都會把逝世親友的遺體帶到河邊,用河水為他們沐浴後當場火化,再把骨灰撒進河裡。信徒相信,這麼做可以讓死者的靈魂進入天堂。
信徒會在河邊進行儀式,送別親友。圖:董勵萱
近年,當地開始推行電子火化,在河流附近的帕舒帕蒂納特廟(Pashupatinath Temple)設置電爐,公眾可以先在河邊為逝世的親友進行儀式,然後再到廟裡進行火化。
然而,在這條通往天堂的河邊進行火葬的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多數人都堅持這麼做。據了解,巴格馬蒂河如今每天約有200場火化儀式,當中僅大概三成的人願意選擇電子火化。
據了解,多數當地人還是傾向露天火化逝世親友。圖:董勵萱
不過,因為河水嚴重污染,現在的露天火化儀式已經減少使用河水,僅象徵性使用。
南大團隊採集河水研究 冀倡導河水保護 巴格馬蒂河水嚴重污染的問題近年來逐漸受到世界各地的關注,來自不少國家的機構都曾前往當地展開研究工作。
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環境與水源研究院(NEWRI)就與尼泊爾健康與環境發展部(HEAD-Nepal)合作,帶隊到巴格馬蒂河,從上、中、下游共18個地點採集河水樣本。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環境與水源研究院(NEWRI)與尼泊爾健康與環境發展部(HEAD-Nepal)合作,帶隊到巴格馬蒂河採集河水樣本。圖:董勵萱
收集到的樣本在當地進行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後,將被運送到新加坡,以進行進一步的數據分析。
這項研究工作預計持續兩年,團隊每一季都會到巴格馬蒂河採集樣本進行測試,最後希望總結出河水受污染的程度,幫助倡導保護河流的工作。
想改善污染情況 還需提高國民意識 南洋環境與水源研究院執行主任尚德教授透露,團隊初步檢驗到巴格馬蒂河某些區域污染情況嚴重,河裡的藥品成分也非常高。
尚德教授表示,一些設想中的想法包括先從污染情況最嚴重的管道著手提出治療方法,或建造塑料處理系統,將河裡的塑料垃圾轉換成有價值的物品,如柴油燃料。確切計劃有待團隊進一步探討。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