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結論是:兩者都沒有說錯——我們的公交建設肯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群眾對自駕的偏好也是不爭的事實。但前者基本已經是共識,隨便點開相關新聞的留言欄都可以看到吐槽,所以我更想聊一聊後者。
大部分人抱怨的公交問題,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說,主要可以歸納為兩種:一、整體通勤時間長;二、步行距離遠(及不舒適)。
說到通勤時間,平時我從蒲種搭輕快鐵到吉隆坡,基本上一小時多跑不掉,確實是挺長的——相比之下,開車30-40分鐘就可以抵達。
不過我上兩個月在新加坡走跳一個禮拜,發現通勤超過1小時的情況也不是少數。而且我對此開玩笑喊累的時候,當地朋友的反應都是:「這很正常啊」。
Advertisement
首爾也一樣。早幾年我去首爾,在一個韓國人家裡couchsurfing借宿,每天從他家到市中心至少得轉三趟車,單程花上1小時45分鐘左右。我只住了三天都頗感吃力,他自己倒是不當一回事的樣子。
再拿基建狂魔,中國的首都北京為例。我的公司的很多北京同事,通勤單程都在一小時以上,有一位甚至達到近兩小時。
當然,這樣的直接比較是有點問題的,因為時間長不單純是公交系統效率的問題,裡頭還夾雜著「城市大、距離長」的因素。但這裡的比較並不是要追究效率誰高誰低,而是想看看通勤時間長這一點在國外算不算罕見,以及有沒有阻礙當地人使用公交。
除了時間長,「搭一趟公交要走很多路」也是我們的公交系統被嫌棄的一個重要原因。以我不定期搭公交的經驗,單程步行個10、25分鐘基本是跑不掉的。
不過,之前在首爾待兩周的時候,因為我特別喜歡泡當地各名咖啡廳,一趟路程經常也是動輒要上15、25分鐘的步行——當然,在首爾的天氣下步行要涼爽得多。
但需要在夏日炎炎之下步行老遠這件事,捫心自問,也不是馬來西亞的專有問題。在新加坡的一星期里,我搭了10趟公交,其中8趟的最優路線都涉及了10分鐘以上的腳程(不包括地鐵內部換乘時的步行距離),而大部分腳程也沒有雨蓋走廊,得自己找店面/建築物為蔭。
所以我想,乘搭公交需要步行至少10分鐘,應該是一個蠻合理的心理預期。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我們的公交覆蓋密度下,好一些地方去起來真的偏遠。比如有一次我想搭公交去Pavillion Bukit Jalil,一查之下發現步行距離都25分鐘了。
不過回頭一想,類似的情況在新加坡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只不過朋友的反應是:「別去這裡了,特別麻煩。」
把自駕視為理所當然
當然,如果我們用各種細緻的統計數據分析,馬來西亞公交比不上東京、新加坡、首爾這些城市是板上釘釘的事,比如還沒有公交換乘優惠系統、跟谷歌地圖結合不夠緊密、不夠準時等。所以我一開始也說了我們的公交有許多提升空間。
但比較少人願意正視的是,很多所謂讓我們不想搭公交的點,實際上不是馬來西亞公交的問題,而是公交的本質——類似的問題在國外同樣存在,但他們的市民是默認了使用公交,而慢慢調整自身的生活方式。
換句話說,我們其實一直默默享有著「自駕的舒適、便利及相對低價」這個「特權」,而這個「特權」已經被我們當成了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不願放棄,於是更難適應。
這時,很多人可能下意識反應說:現在公交的頻次太低,等政府把班次增加了再搭——這裡我想稍微扯遠一點。
很多人都知道,經濟學上如果國家的建設要做到高效,不能靠一群人去計劃,而是需要藉由自由市場去分配資源。那麼試問:如果群眾搭公交的意願本身就低(或者說預期不現實),一上來就把小區巴士做到五分鐘一趟,這資源能有多少效率?
事實上,這些年來公交系統一直有在提升,我幾乎每一陣子搭公交都會有小驚喜。另外,決策單位也試圖增加了公交價格上的吸引力,一方面推出mycity pass,50令吉就能任搭地鐵與巴士,另一方面加重自駕的成本——當然,這方面的措施就面對了阻力。
雞與蛋的關係
但這方面的責任真的只能說到這裡了,不能再深究下去——因為一糾結,就要陷入那個經典的雞與蛋的關係:
是先有家才有國,還是先有國才有家?改變是應該靠政府先動,去調動市場,還是靠自己先動,去拉動政府?
說白了,這也是東方民主一直面對的典型問題——一方面在社會治理的時候喜歡談「由下而上」,但在具體行動或追溯責任的時候又一股勁說「由上而下」。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雙向循環、互相推動的事。就像情侶之間一人行動、一人回應,然後再回應、再再回應,這樣你一步我一步地共同牽引著前進。
一個僵持的局面,根本就無法找、也不該找單一的責任源頭。它絕大多數時候必然是雙方面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第2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在類似的事情特別容易陷入對立、互噴,一方面是因為非黑即白的是非對錯更簡單,更適合不愛深度思考的我們;但更關鍵的原因是在於這樣的責任歸屬很乾凈——一旦對方成為錯的一方,需要擔責,那麼自己就是對的,落得一身輕。這也恰恰是人性。
而我們馬來西亞人今天面臨的一道難題就是:在眼前有著「爛政府」這麼一個明顯的箭靶的時候,很難不落入這樣的人性里,把罪名往別人身上貼,而不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攤。
再舉個例子。
最近在塞車課題的探討中,有人提到了馬來西亞人的擁車率高。為什麼我們的擁車率會高,歸因起來的時候依然回到同樣的課題——到底是因為政府為了朋黨利益一直鼓吹擁車,還是人民對擁車的便利本來就難以抗拒?
類似的情況還有咖啡錢,不一而足。
馬來西亞之所以停滯不前甚至越來越失敗,真的是因為腐敗的政治人物?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雲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