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行軍:自駕──當便利變成一種權益

2022-06-26     緣分

雲行軍:自駕──當便利變成一種權益 每次在討論大塞車問題的時候,網上基本上會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是指出人民不願搭公共運輸,一種是批評政府沒搞好公共運輸,然後兩種聲音對幹起來,接著課題就沒完沒了、不了了之了。

我自己的結論是:兩者都沒有說錯——我們的公交建設肯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群眾對自駕的偏好也是不爭的事實。但前者基本已經是共識,隨便點開相關新聞的留言欄都可以看到吐槽,所以我更想聊一聊後者。

大部分人抱怨的公交問題,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說,主要可以歸納為兩種:一、整體通勤時間長;二、步行距離遠(及不舒適)。

說到通勤時間,平時我從蒲種搭輕快鐵到吉隆坡,基本上一小時多跑不掉,確實是挺長的——相比之下,開車30-40分鐘就可以抵達。

不過我上兩個月在新加坡走跳一個禮拜,發現通勤超過1小時的情況也不是少數。而且我對此開玩笑喊累的時候,當地朋友的反應都是:「這很正常啊」。

Advertisement

首爾也一樣。早幾年我去首爾,在一個韓國人家裡couchsurfing借宿,每天從他家到市中心至少得轉三趟車,單程花上1小時45分鐘左右。我只住了三天都頗感吃力,他自己倒是不當一回事的樣子。

再拿基建狂魔,中國的首都北京為例。我的公司的很多北京同事,通勤單程都在一小時以上,有一位甚至達到近兩小時。

當然,這樣的直接比較是有點問題的,因為時間長不單純是公交系統效率的問題,裡頭還夾雜著「城市大、距離長」的因素。但這裡的比較並不是要追究效率誰高誰低,而是想看看通勤時間長這一點在國外算不算罕見,以及有沒有阻礙當地人使用公交。

除了時間長,「搭一趟公交要走很多路」也是我們的公交系統被嫌棄的一個重要原因。以我不定期搭公交的經驗,單程步行個10、25分鐘基本是跑不掉的。

不過,之前在首爾待兩周的時候,因為我特別喜歡泡當地各名咖啡廳,一趟路程經常也是動輒要上15、25分鐘的步行——當然,在首爾的天氣下步行要涼爽得多。

但需要在夏日炎炎之下步行老遠這件事,捫心自問,也不是馬來西亞的專有問題。在新加坡的一星期里,我搭了10趟公交,其中8趟的最優路線都涉及了10分鐘以上的腳程(不包括地鐵內部換乘時的步行距離),而大部分腳程也沒有雨蓋走廊,得自己找店面/建築物為蔭。

所以我想,乘搭公交需要步行至少10分鐘,應該是一個蠻合理的心理預期。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我們的公交覆蓋密度下,好一些地方去起來真的偏遠。比如有一次我想搭公交去Pavillion Bukit Jalil,一查之下發現步行距離都25分鐘了。

不過回頭一想,類似的情況在新加坡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只不過朋友的反應是:「別去這裡了,特別麻煩。」

把自駕視為理所當然

當然,如果我們用各種細緻的統計數據分析,馬來西亞公交比不上東京、新加坡、首爾這些城市是板上釘釘的事,比如還沒有公交換乘優惠系統、跟谷歌地圖結合不夠緊密、不夠準時等。所以我一開始也說了我們的公交有許多提升空間。

但比較少人願意正視的是,很多所謂讓我們不想搭公交的點,實際上不是馬來西亞公交的問題,而是公交的本質——類似的問題在國外同樣存在,但他們的市民是默認了使用公交,而慢慢調整自身的生活方式。

換句話說,我們其實一直默默享有著「自駕的舒適、便利及相對低價」這個「特權」,而這個「特權」已經被我們當成了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不願放棄,於是更難適應。

這時,很多人可能下意識反應說:現在公交的頻次太低,等政府把班次增加了再搭——這裡我想稍微扯遠一點。

很多人都知道,經濟學上如果國家的建設要做到高效,不能靠一群人去計劃,而是需要藉由自由市場去分配資源。那麼試問:如果群眾搭公交的意願本身就低(或者說預期不現實),一上來就把小區巴士做到五分鐘一趟,這資源能有多少效率?

事實上,這些年來公交系統一直有在提升,我幾乎每一陣子搭公交都會有小驚喜。另外,決策單位也試圖增加了公交價格上的吸引力,一方面推出mycity pass,50令吉就能任搭地鐵與巴士,另一方面加重自駕的成本——當然,這方面的措施就面對了阻力。

雞與蛋的關係

但這方面的責任真的只能說到這裡了,不能再深究下去——因為一糾結,就要陷入那個經典的雞與蛋的關係:

是先有家才有國,還是先有國才有家?改變是應該靠政府先動,去調動市場,還是靠自己先動,去拉動政府?

說白了,這也是東方民主一直面對的典型問題——一方面在社會治理的時候喜歡談「由下而上」,但在具體行動或追溯責任的時候又一股勁說「由上而下」。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雙向循環、互相推動的事。就像情侶之間一人行動、一人回應,然後再回應、再再回應,這樣你一步我一步地共同牽引著前進。

一個僵持的局面,根本就無法找、也不該找單一的責任源頭。它絕大多數時候必然是雙方面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