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個港人就有一人窮 香港是全球最貧富懸殊的地方之一?

2022-06-22     緣分

每四個港人就有一人窮 香港是全球最貧富懸殊的地方之一? 香港是世上最富裕,卻也是貧富懸殊落差最大的地方之一?

根據花旗銀行的一份報告推算,2021年香港有43萬4000人是擁有千萬港元或以上資產的千萬富翁,占了全港相關年齡人口約7.4%,意味著每13個港人就有一位千萬富豪。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則是越來越多的貧窮人口。

根據《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貧窮人口超過165萬人,貧窮率高達23.6%,為200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

換句話說,每四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是窮人。

註:2020年香港的貧窮線為一人家庭月收入少於4400港元(約780新元)、兩人家庭少於9500港元(約1680新元)、四人家庭少於2萬零800港元(約3680新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記錄的165萬貧窮人口,較2009年的135萬人增長了22%,顯見香港的貧窮問題愈來愈嚴重。

1997年,香港頂層10%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是底層的17倍。

但到了2021年,兩者之間的差距卻已達40倍之多。

更令人擔心的是,頂層10%家庭月收入中位數較1997年多了71%,達到12萬零800港元。但底層10%家庭的收入中位數反倒縮水,比24年前少了29%,從4200港元跌至3000港元。

上述數據顯示,香港有錢人和窮人的差距越來越大,形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

在疫情影響下,底層收入家庭更遭逢比其他階層家庭最大的打擊。

港媒《明報》將香港的家庭收入作成五等分後發現,最低層的住戶收入過去兩年累計下挫8.9%,反之最頂兩層的五等分住戶,其收入中位數卻分別僅微跌2.0%及0.6%,顯示收入兩極化的問題持續惡化。

究其原因,香港貧富懸殊的惡化可歸咎於三大因素:

一、全球化下的金融中心 香港在1980年代開始迎向全球化,經濟結構從製造業轉為側重非製造業領域,成為舉世聞名的金融中心。

大量財富開始集中金融、房地產和保險領域,不少製造相關行業員工只能轉而從事餐飲及清潔等低收入工作。

在香港經濟轉型下,從事藍領工作的港人與金融等白領工作者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導致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

過去兩年,疫情的來襲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現象。

據香港統計處數據,儘管香港在職人士的就業收入中位數過去兩年累計上漲8%,但底層家庭在職人士的就業薪資,卻大幅縮減29%。

每四個港人就有一人窮 香港是全球最貧富懸殊的地方之一?香港是舉世聞名的金融中心,但不少當地人無法享受到過去經濟飛速發展的果實。(路透社)二、房價「貴到飛天」 根據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今年公布的報告,香港連續12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房價榜首,房價中位數對家庭全年收入中位數的比率高達23.2倍。

換句話說,港人得不吃不喝23.2年才能買得起一間房子。

在房價不斷飛漲的年代,擁有房產的人身家膨脹。

與此同時,買不起房產的人非但無法從水漲船高的房價中獲利,甚至還得面對更高的租金及物價。

如此惡性循環,加劇了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狀況。

港媒《香港01》引述當局的數據報道說,2021年有近23萬港人住在「劏房」。

所謂「劏房」,指的是將住宅單位分割成數個更小的單位出租的房子。

由於香港房屋供不應求,不少基層市民只能暫時租住又貴又小的劏房,以等待分配公屋。

截至2021年底,申請公屋者的平均等候時間已長達6.1年。

每四個港人就有一人窮 香港是全球最貧富懸殊的地方之一?只能住在擁擠不堪的劏房,是香港不少低收入者的悲歌。(文匯報)三、社會流動僵化 富人的小孩資源豐富,窮人家的小孩資源匱乏,在當局沒有積極介入下,後者起跑點難免輸了一大截。

由於香港多年來奉行「小政府」原則,以最小的力道干預市場,社會不平等問題日益惡化。

從稅務角度來看,香港對高收入群體一律採取低至15%的標準稅率,使港府在財政上沒有太多餘裕進行財富重分配。

貧困家庭在房屋及醫療方面處於弱勢,也無法妥善負擔家中小孩的電腦、網絡、補習等各種教育相關費用,致使社會流動進一步僵化。

無論貧困群體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取得足夠資源來改善生活,更遑論在社會階層中更上一層樓。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低收入者和他們的後代幾乎沒有辦法擺脫貧困的循環。

根據2016年的官方數據,香港每五年公布一次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為0.539。用來衡量貧富差距水平的基尼係數越小,年收入分配越平均。

過去50年,香港的基尼係數扶搖直上,從1971年的0.430一路飆升至2016年的0.539。

外界也普遍預測,隨著香港社會的貧富差距惡化,今年即將公布的最新基尼係數將再創新高。

國際上一般將0.4作為「警戒線」。一旦超過這條「警戒線」,貧富兩極的分化就較為容易引起社會階層的對立,導致社會動盪。

一般來說,0.4至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意味著收入差距懸殊。

即使經過港府各種稅務及福利轉移後,2016年的基尼係數仍高達0.473。

與之相比,同為區域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在2021年為0.444,較2019和2020年的0.452來得低。同時,納入各項政府轉移後,我國的2021年基尼係數進一步下滑至 0.386。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