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今年5月中旬曾記錄36.7攝氏度的高溫;南亞國家如印度在5月也有兩個多星期的氣溫徘徊在45攝氏度。
鄰近的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區,更是一度飆升至50攝氏度。當地政府曾緊急發出水源短缺及健康威脅的警告。
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國16個城市上周六(11日)經歷了持續不斷的炎炎熱浪後,向中南部地區的7500萬人下達高溫警告。
在全球暖化加劇的前提下,不尋常高溫的現象料將進一步惡化,並影響數個國家與地區。
這即意味著,人類對熱浪的適應能力,正一步步地被推至極限。
汗如雨下已算是小事,嚴重的話還會中暑脫水導致器官衰竭危及性命。大家有沒有想過,炎熱氣溫長期會使人體出現什麼樣的改變?它又將如何影響大家的生活?
未來戶外工時或必須控制在日升前日落後
林進龍專門研究人體在接觸高溫下的適應能力。
他說,隨著本地氣溫越變越熱,人們的工作模式及在戶外的生活方式,日後料將產生劇烈變化。
據他預測,大部分的體力活將逐步被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所取代。人們日後則穿著像《沙丘》電影中的隔熱衣,來控制這些機器人。
林進龍告訴《海峽時報》:
「當人體溫度因高溫等因素而超過40攝氏度,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和中暑的風險就會隨之提高。」
另一方面,中暑則有可能造成器官衰竭和昏迷,嚴重的話還會致命。
在新加坡,最常在戶外陽光下工作的,要數建築工地的客工。
儘管我國的氣溫目前沒到足以致命的程度,但觀察家說,不斷攀升的溫度已導致戶外工作環境變得越來越艱苦,而且危險指數也在增加。
安全及衛生監督員韓文齊(譯音)每日走訪工地四次。據他觀察,近期新加坡的炎熱天氣確實讓工作環境變得更危險。
一方面是因為工作場所變得更炎熱了,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趕工將受冠病疫情拖延的工程進度趕回來,工人們每天的工作量都增加了一至兩倍。
但有客工向《海峽時報》反饋說,近來工作時,的確會因為高溫而更頻繁出現頭痛症狀、影響進度。他們說,甚至還有同事因熱浪而昏厥。
2020年,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就針對如何應對熱應力(heat stress)更新指導原則,包括評估熱度風險的指示,及如何讓員工適應高溫。
不只歲月催人老,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也催人老 這個大膽的假設來自印度欽奈斯里拉瑪詹德拉大學(Sri Ramachandra University)的一名環境衛生教授維迪亞。
數年來,維迪亞一直在研究高溫如何影響當地鋼鐵廠、汽車廠和磚窯的員工。
維迪亞目測,這名工人頭髮已半白、面容皺縮,起碼有55歲。但對方卻說自己還不到40歲,讓維迪亞十分吃驚。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我們開始認真思考,高溫真的會催人老。」
雖然這個例子或不足以看出高溫與老化之間的重要關聯,但已有其他科學家指出,高溫環境不僅會損壞人們的器官和細胞,甚至還會影響人類基因(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