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長遠利益,或有需要採取短期措施。財政部長東姑扎夫魯認為,人們一直試圖在短期收益與長期回報之間取得平衡,因為人類的大腦天生就喜歡即時獲得滿足。
「因此,說服人們為了未來的收益而在當前就採取行動,從來不是容易的事。如果那真的是易事的話,人人都將售賣保險了。」
他也提及,在擔任一家區域銀行的首席執行員一職時,他經常向傾向於短期觀點的股東們提出長遠的看法。
「舉個例子,類似的短期觀點,或將妨礙多年的重組計劃。」
他稱,當前身在政府當中,其說服利益相關者持有長遠看法的責任,變得更加沉重。
疫情威脅數百萬人生計
「尤其是,數以百萬人的生命及生計因為疫情而受到威脅,而當前由外部因素引起的通貨膨脹壓力也在短期內令人更加擔憂。」
他直言,沒有教科書模式可以參考,該如何走過是條鋼絲,以在當前及未來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通常,那就像是一場零和博弈。身為負責國家財政的政策決策者,財政部必需根據多個且經常相互競爭的因素做出判斷。負責任的政策制定,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性的,都將確保任何權衡取捨均是值得的收益。」
唯他透露,當新冠肺炎疫情奪走了600萬人命、影響了逾5億人口,並對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後,世界各國政府、包括馬來西亞都別無選擇,只能為人民,特別是貧窮及弱勢的一群,專著於短期性紓困措施。
政府砸5300億救民
財政部長東姑扎夫魯說,在馬來西亞,休假的工人及受影響的企業,就透過總值5300億令吉的8大國家振興及援助配套,獲得了生機。
「動用國家儲備金,以為3200萬名馬來西亞人提供即時且關鍵的疫苗接種一事,就意味著政府需要暫停或推遲一些長期改革及財政計劃。但我經常讓財政部的同僚們謹記,我們不應該浪費一個好的危機,並且需要延續財政改革議程。實際上,那是一個進行大重置的好時機。」
他透露,自2020年起,財政部就專著於建設社會經濟的韌性,以讓國民及企業能夠俱備比之前更強的反彈力,進而應對另一場正襲來,且等同於新冠肺炎疫情級別,或更大的危機。
財政彈性助民復甦
他指出,財政彈性是關鍵,如果沒有了它的話,就無法協助人民復甦及茁壯成長。
他說,在透過即時決策來為長期改革奠定基礎方面,財政部就遵循了3個關鍵原則,即靈敏反應、負責任及改革。
「相關政策也儘可能以環境、社會及管理,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為考量。」
財政部策劃的靈敏性短期措施,也必需符合負責任的標準。
「在過去2年,我們針對特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制定了大部分的預算,以確保國家的未來福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我們的政策向單親媽媽及非正式或零工領域等弱勢群體,擴大了社會保障計劃的覆蓋面。」
他表示,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下,政府也撥出8000萬令吉的款項,以透過雇員公積金及社會保險機構,向家庭主婦及寡婦群體擴大社會保障,以讓她們免受殘疾、疾病或老化等風險的威脅。
「有關的當前政策,都是為了人民的未來福祉而定。」
他續稱,另一個例子,就是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首次直接發放現金資助時,當局如何成功將眾多的B40及M40群體登記入系統當中。
「基於援助金是直接存入受惠者的銀行戶頭,所以相關的投訴是很少的。在後續的直接援助措施當中,我們就使用了相同的中央資料庫,而有關資料庫也不時進行更新,並與27個政府機構的數據進行交叉審查,以減少後續干預政策的出錯。」
他披露,就算是人力資源發展公司的再培訓與技術提升措施也是以中長期觀點為前提,因為一個人的技能,就算是在求職期間都必需獲得保持,否則能力的喪失,以後將更難加難以補救。
財政部說話算數
財政部長東姑扎夫魯指出,在財政責任方面,財政部也說話算數。
「我們計劃在今年杪向國會提呈財政責任法令,而那也將包含中期收入策略,以及與更廣泛收入基礎和法定債務限制有關的指導原則。」
他強調,在財政上﹐一個國家必需要紀律嚴明,以便能夠擁有足夠的資源來執行恰當的改革計劃,並滿足國家的環境、社會及管理議程。
「有關事項,也在最近發布的預算前聲明中獲得反映。」
他也透露,以環境、社會及管理為考量前提,進而建立長期性社會經濟彈性的改革,是我國抵禦未來衝擊及流行病的最好辦法。
「實際上,國家可續性旅程已透過國庫控股公司、雇員公積金及國民投資公司等官聯投資公司所推展的永續性框架及目標展開,而在資金方面,就算是銀行業也有新的5年金融部門藍圖,以鼓勵得以支持馬來西亞可續性發展目標的融資。」
他表示,持續的溝通,是讓人明白隱喻信息,並為馬拉松(長期發展旅程)做好實質準備的關鍵。
「身體必需保持健康(財政責任),改革則是一場艱苦的銷售,因為那可能涉及砍斷患癌肢體(比方說,一攬子的補貼)並接受化療(負責任的支出),以讓我們得以生存。」
擬最佳方案惠及多數人
他說,在兼顧短期需求及長期利益方面,財政部經常專著於找出最佳的政策方案,以讓大多數受益人獲益,並考量到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截至目前,我相信財政部已經證明其靈敏反應,不僅足以確保快速獲勝,還包括中期穩定及長期責任的變化。那將幫助我們駕馭不斷變化的運營環境,以實現持久的改革。」
他表示,取捨一直存在,但他樂觀認為,國內負責任且有遠見的人,不會受到短期性觀點及民粹主義者看法的左右,並危及孩子及下一代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