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之餘還得抗伊蚊 本地骨痛熱症病例上半年暴增今年料惡化

2022-06-08

本地冠病疫情近期開始趨穩,但每天的病例依然有數千起。就在國人不像以往那麼「緊盯」確診數字時,衛生部長王乙康上周又突然提醒,新一波疫情很可能在7、8月來襲。

這頭疫情還未完結,一場本土瘟疫已經悄悄在全島多處蔓延開來。

骨痛熱症。

情況還有惡化的跡象。

從今年初至今,新聞版面上不時會出現與骨痛熱症相關的「病例猛增」、「黑區」等聳動字眼。但或許是國人已經與它「共存」多年,坊間對骨痛熱症的關注度並不高。

衛生部指出,截至5月28日,今年的骨痛熱症累計病例已達1萬1670起,其中約一成病例需住院治療,另有一起死亡病例。

工人定期在溝渠等易積水處噴灑蚊油,以遏制骨痛熱症在工地傳播。(聯合早報)與去年全年的5258起病例相比,今年才過了5個月,骨痛熱症病例已經翻倍。往年我國通常要在6月,才進入骨痛熱症高峰期。今年光是首5個月的病例,就已經多到令人咋舌。

國家環境局日前發文告提醒公眾和業者採取行動預防伊蚊滋生時,明確說了一句關鍵的話:新加坡目前骨痛熱症情況嚴重。

內政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政務部長陳國明上周到工地視察時也說,往年的骨痛熱症高峰期是在6月至10月之間,下來兩個月的每周病例可能超過2000起。

炎熱潮濕天氣是「罪魁禍首」 伊蚊滋生的情況比往年更嚴重,與本地氣候息息相關。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高級研究員魯克蘭蒂德·阿爾維斯(Ruklanthi de Alwis)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新加坡骨痛熱症病例飆漲,除了因為出現新的主導型病毒毒株,也因本地氣候時而炎熱、時而潮濕。

她警告說,氣候變化可能會使這場骨痛熱症瘟疫愈演愈烈。

「根據過往的預測性模型研究,氣候變化引發的全球氣候升溫終將擴大(伊蚊肆虐的)地理區域,也會延長骨痛熱症的傳播季。」

環境局人員定期到住宅區檢查,確保沒有伊蚊滋生的跡象。(聯合早報)另有專家指出,從炎熱天氣延長以及降雨量更龐大的趨勢來推算,新加坡今年的骨痛熱症問題極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新加坡管理大學氣候科學家周祥龍說:

「我們無法根除骨痛熱症,只要極端天氣情況持續,就會為伊蚊製造最佳的滋生條件。」

新加坡史上最嚴峻的一次骨痛熱症疫情暴發於2020年。當年共有3萬5315起病例,以及28起死亡病例。

本地家庭醫生楊思慶(譯音)也觀察到,近期因骨痛熱症相關病症前去看診的病患有激增的現象。

如今感染高峰期才剛要開始,楊醫生預計今年的骨痛熱症病例可能創新高。

「骨痛熱症屬於季節病症,一旦天氣炎熱乾燥,就會有更多病人前來看診。」

骨痛熱症也要打疫苗? 工人在公寓進行噴霧滅蚊,避免蚊子滋生。(聯合早報)與專家點出的因素相同,環境局日前也指出,今年骨痛熱症肆虐的原因主要是社區內的伊蚊數量大增,以及炎熱潮濕的天氣所致。

另外,過往罕見的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DENV-3)也開始流行,直接促成相關病例暴增。

環境局幾年前曾引述一份2015年的研究報告說,16歲至20歲的國人,對第二型骨痛熱症病毒(DENV-2)及第三型病毒(DENV-3)的免疫力較低,分別為14%和2.7%。

目前,本地只有一款對抗骨痛熱症的疫苗獲批准使用,但只針對年齡未滿45歲、曾感染骨痛熱症的國人。其他相關疫苗還在研發階段,廠商包括日本武田藥品工業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短期內不可能大規模施打疫苗來預防骨痛熱症。

全球逾百國家在「抗伊」 全球129個國家存在染上骨痛熱症的風險,當中七成在亞洲。(海峽時報)不說你不知,除了新加坡,全球多國其實也正與骨痛熱症作戰,而且是一場持久戰。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1月發表的全球骨痛熱症報告中指出,該病症在超過100個國家屬於地方性流行病,而且病例在過去50年里已猛增30倍。

2019年,全球骨痛熱症病例達520萬起,創下新高。單在亞洲,骨痛熱症疫情在那一年就奪走了上千條人命。

也有報告指出,129個國家(七成在亞洲)存在染上骨痛熱症的風險。


相关文章

  • 港真東協 | 大馬高級教育文憑 美中100%及格率創高峰
  • 胡棟強:若面對叫囂還不出聲 愧對愛黨同志與支持者
  • 加快梳邦機場通關程序 交長:將向內閣建議採用自動通關閘門
  • 安美嘉批評團結政府「獨裁」 哈山卡林:指控太過分且不公平
  • 港真東協 | 大馬高級教育文憑 美中100%及格率創高峰
  • 【能吉里補選】消息:國盟候選人公布前兩天 里茲瓦迪才從伊黨加入土團黨
  • 陸兆福鼓勵長巴業者引進新科技 近期公布旅巴取締報告
  • 火箭堅定不移 倪可敏:用政績贏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