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今年中國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19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而這一場考試也是今年中共20大前,中國最大規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
根據共青團機關報《北京青年報》周一報導,今年北京市共有5萬4728人報名,本屆考生特別的是,今年是「雙減」政策落地之年,是使用新教材的首考之年。
報導指,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屆考試將透過命題讓考生和家長有感,增強對「雙減」的信心,增進基礎教育的品質。
由於每年大考後的學生成績表現,都獲得民眾高度關注與媒體大力宣傳,各式各樣的商業炒作也伴隨而來。中國教育部2021年發文嚴禁媒體、培訓機構、中學及個人炒作考試相關資訊。
Advertisement
北京今年也強調嚴禁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和區域及學校排名等情況。
不過,教育部門雖嚴禁披露「高考狀元」訊息,並嚴禁進行商業利用,但是各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頻打擦邊球。傳出有中學刻意不去使用「高考狀元」的字眼,改以「考得比較好」之類的措辭替代,或有一些中學發出通知,嚴禁暴露本校出了「高考狀元」,欲蓋彌彰反讓人啼笑皆非。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曾撰文表示,人們對「高考狀元」趨之若鶩,固然與其光環有關,但也因為是缺乏更多訊息。「高考狀元」是鳳毛麟角,多數家長們更關心的是學校的辦學水準。與其讓各學校片面披露狀元訊息,譁眾取寵地誤導家長和學生,不如透過教育部門公開所有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