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在用餐需要花費更多的錢,但馬來西亞人仍在浪費大量的食物。
據《星報》報道,去年,全國大馬人每天倒掉4081噸可食用的食物,足以填滿一個半奧運會大小的游泳池。
這數字來自馬來西亞2021年每天產生的38,219噸固體廢物,簡單地說,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大約10%是仍可食用的的食物。
大馬人每天產生17,007噸食物垃圾 根據大馬固體廢料管理機構(SWCorp)提供給《星報》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馬來西亞人每天產生17,007噸食物垃圾。
SWCorp說:「其中大部分(76%)像骨頭和果皮一樣不能吃,而剩下的24%仍然可以像剩餘的肉和蔬菜一樣食用。」
儘管如此,去年扔掉的食物量略低於2020年每天17,041噸的記錄。
此前有報道稱,馬來西亞人每天產生的食物垃圾可以填滿7個奧運會大小的游泳池,其中有約4089噸仍可食用,足以滿足300萬人每天的三餐需求。
SWCorp促公眾計劃購買食材 隨著日前食品價格上漲,SWCorp敦促公眾有規劃地購買他們的食品。
「購物前檢查一下冰箱,避免購買你已經有的食物。」
SWCorp表示會定期推展「珍惜食物,不要浪費」(Value Food No Waste)活動來提高人民意識,且秉持「先進先出」食品概念,標籤購買食品的日期,把先買的食物首先使用掉它們。
SWCorp也建議消費者讓香蕉、蘋果和梨等水果遠離其他農產品,因為它們在成熟時會釋放乙烯(ethylene)氣體,導致附近的其他食品成熟更快,並可能更快地變質。
可降解但對環境有害 在處理剩菜方面,SWCorp表示,公眾可以將這些剩菜重新利用,製成新的飯菜,分享或捐贈,或者製作堆肥。
「雖然它是可降解的,但成堆的食物垃圾對環境有害。」
另外,馬來西亞自然協會(Malaysian Nature Society)主席阿末依斯邁(Ahmad Ismail)博士說,大多數食物垃圾最終會被填埋並在填埋場降解,但會排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methane)等溫室氣體。
「這些氣體導致了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氣溫升高。」
全球約7%溫室氣體由可預防食物浪費造成 他補充,全球約7%的溫室氣體是由可預防的食物浪費造成的,降解的食物垃圾還會產生滲濾液(leachate),污染填埋場所在的地下水和水生生態系統。
「馬來西亞人必須節約糧食,通過處理我們的食品消費,我們不僅拯救了我們的環境,也拯救了我們的口袋。」
阿末依斯邁表示,必須根據當地的需求和出口來控制農業實踐和產品,以應對當前的糧食供應和價格問題。
他說:」我們需要開展更多的活動,教育公眾如何處理我們的食物。」
他補充,這種教育活動可以從學校食堂的孩子們開始,鼓勵他們不要浪費食物,並把食物垃圾放在正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