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68歲的王順龍可謂是用親身經歷實踐了「活到老,學到老」。與這名滿腹經綸、溫文儒雅的長者交談時,幾乎難以想像他曾在中二因學業困難而退學。
他告訴《新明日報》,他的父母是中國莆田農民,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後,父親做過人力車伕、燒焊工人,後來開了腳踏車店。
出生在一個莆仙人的家庭中,王順龍從小都講方言,進入英校學習後感覺很難跟上進度,也不明白上學的意義。隨著年級越高,課業越難,他在中二就退學當起建築工人。
「退學後,父母當然覺得很失望,我曾答應母親即使退學也不會放棄學習。我當建築工人時吃了不少苦,才真正有了要重新學習的決心。」
Advertisement
他憶述,那個年代很多樓房還沒安裝電梯,他曾靠一己之力把沙袋等建材搬上6樓。
認清當建築工人並非長遠之道,他到父親的腳踏車店幫忙,但心裡始終明白不能一直依靠父母。
他利用空餘時間到處聽課,最後以私人考生的身份參加了O水準和A水準考試。就這樣,他先後從事過裝修、借貸、銷售等工作,邊工作邊學習,最終在41歲和53歲時分別取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教育學博士學位。
成為博士後,他偶爾兼職做社會學講師,也曾自費7萬元與同樣從事教育工作的兒子成立教育平台幫助窮苦學生學習。如今兒孫滿堂的他已是半退休狀態,一邊從事風油生意,一邊顧孫。
一場火與興化人鄰居失散 立志記錄莆田文化
小時曾住在興化人聚集的木屋區,因街道起火導致與同籍貫的鄰居失散,讓他立志記錄莆田文化。
當時興化人聚集的木屋區在現今惹蘭勿剎森林大廈後的大草場,也就是吉蘭丹巷和衛德路的交界處。他憶述,1978年的一場大火將木屋夷為平地,周圍的鄰居則被安置到全島各處。一時間,他周圍沒了往日熟悉的莆仙人,相關的方言和習俗也用得越來越少,他一直想記錄下這些曾經的生活場景。
2007年起,他開始整理與興化文化相關的資料,前後採訪近100人,越深度了解,越發現興化人物、文化都耐人尋味,值得代代相傳。
「興化人不僅僅從事人力車伕等職業,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政治、商業、科學、藝術方面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而我發現年輕一代並不知道這些。」
他發現有關莆仙人的資料都以華文記錄,他因此與新加坡莆仙同鄉聯合會合作,出版了首本以英文敘述莆仙文化的書《The History and Storiesof the Hinghwa People》。這本書將在本周五舉行發布會,之後會在書局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