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訊)大馬漁產少70%,影響了新加坡供應,價格從本月初漸漸上漲,幅度高達30%,當中一公斤紅斑從20新元漲至最高28新元(64令吉至89令吉60仙至)。有魚販稱從商40年未見過如此情況,有者決定縮短營業時間。
《新明日報》報導,受訪魚販與魚商均透露目前魚價比平常貴至少10%到20%,有的甚至超過30%。
中峇魯巴剎魚販何永順(43歲)受訪時說,供應商如今開價比以往高出兩三成,而當中漲幅最嚴重的要屬巴當魚(馬鮫魚)和紅斑。
「巴當魚的成本現在起了約30%,大概每公斤起了4新元(12令吉80仙),但紅斑更嚴重,漲價超過30%,原本一公斤要價20到24新元(64令吉至76令吉80仙)的紅斑現在要28到30新元(89令吉60仙至96令吉)。」
一名在宏茂橋濕巴剎的魚販攤主陳先生(63歲)稱,魚價自開齋節期間已升高30%,以往每公斤7新元左右(22令吉40仙)的金鯧魚或農場魚如今要約10新元(約32令吉),鯖魚的價格更是從每公斤13新元升至18新元(41令吉60仙至57令吉60仙)。
Advertisement
「從商40年,從沒看過這麼高的魚價。」
據《海峽時報》昨日報道,大馬因過去兩個月天氣不佳導致漁產銳減70%,魚價也因此水漲船高。
資料顯示,新加坡去年的海產量中有25%是從大馬進口。
有人索性不開攤
何永順說,他如今都是在照本錢賣魚給顧客,無論是在巴剎賣還是賣給餐館,幾乎都沒賺到錢,只求不虧本。
「餐館還是可以理解的,但巴剎消費者就未必,有顧客還怪我們是趁機抬高魚價,我東西太貴賣不出生意難做,還要被冤枉,所以索性有些天就不開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