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民/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
(吉隆坡26日訊)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方誌民表示,馬來西亞作為全球第二大棕油出口國,僅次於印尼,但為何大馬的棕油漲價幅度會高呢?其中一大原因是園主有果,卻面臨沒有勞工收割的情況!
他解釋,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戰亂不停,俄烏戰爭對食油需求很高;加上之前抵制棕櫚油的歐洲,現今也考慮要購買棕櫚油;另外的原因,則是受物流漲幅及馬幣貶值所影響。
「在疫情之前,一天兩次的原油報價,當時的幅度波動都是在一噸50令吉左右,但如今卻曾波動在一噸500令吉之間,漲幅非常驚人。如今,全球都有需求,都在搶油。」
而且隨著印尼禁止出口棕油時,更嚴重打擊國際棕油供需平衡,令棕油價格高企。
針對棕油未來會否再漲?方誌民認為,之前棕油價格在浮動時,當時印尼還有允許出口,直至當印尼禁止出口時,棕油價格就馬上飆高。不過聽聞印尼有可能會要解禁,屆時食用油的價格可能就會放緩一些,但相信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下滑。
除了目前我國商民最為關注的最低薪金制調整外,他說,其實影響物價更深透的因素是國際局勢,例如俄烏戰爭及印尼落實棕油出口禁令等。
他續說,我國外勞人力短缺,棕油收成的勞力短缺影響產量屬內憂,印尼實施出口禁令,影響全球植物油市場,進而令大馬對外供應需求增加屬外患。
無論上述任何國內或國際方面因素,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均是飲食類的商品為主,這讓他不由得擔憂,持續惡化下去會形成一種食品危機。
此外,森美蘭雜貨商公會會長鍾志海表示,在百物漲價後,商家紛紛感到銷量受到影響,尤其這個月的銷量較差,商家們也就開始按兵不動,不敢再調動價格,供應商方面也抱持觀望的態度在等待。
他提到,即便接下來仍有漲價,應該也是比較「溫和」的起10%至20%左右。
另一方面,NSK商場董事經理拿督林春生則表示,早在政府把最低薪金制調高到1500令吉以前,我國市場上絕大部分的員工薪資都已達該標準之上,因此相關調動對於物價影響不大。
他補充,黃面、伊面及粿條等麵食還有加工食品均於4月份起價了,預料不會在短期內再度漲價。
此外,除了國際局勢、新冠疫情及供應不足以外,他認為,外匯也是一個左右我國物價攀升的原因。
百物漲聲不斷 雜貨商資金負擔加重30至40%
另一方面,方誌民表示,漲價潮不僅只影響到大眾,無疑也使雜貨商的資金加重30至40%不等,以前10萬令吉足夠補充的貨源,現在都不足了;而對同業而言,還有一個影響最大的,就是最低薪金制。
不過他稱,雜貨店不會因為頂不住壓力而關閉,反而在疫情嚴峻期間拚命開設,如今有更多的消費者,更傾向到社區雜貨店添購日常所需。
他說,儘管百物漲價,民眾需要以比以前花費更多的開銷來購買日常食品和用品,但大馬老百姓還是挺幸福的,因為米、油、糖和麵粉等統製品,其實都有政府津貼。
他直言,政府有津貼的日常用品,占了雜貨銷售量的20至30%不等,也就是說,這20至30%的統製品價格是沒有變動的。
他舉例,如一公斤食油如今只賣2令吉50仙,但原價其實已去到6令吉或7令吉,相等於政府一包要津貼4令吉50仙到5令吉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