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訊) 人民公正黨丹絨馬林國會議員鄭立慷再次呼籲,政府立刻喊停捷運3號線(MRT 3)項目,並把該工程提呈到國會特別遴選委員會討論及審查。
他說,除了該項目的超高額成本之外,MRT3幹線還存在許多技術層面上的細節問題,政府必須交代清楚。
他表示,今年3月,交通部長拿督斯里魏家祥宣布MRT3料耗資500億令吉,並信誓旦旦地保證MRT3將為巴生谷提供更全面,可持續和高效的公共運輸系統。
「然而,部長和相關部門對於MRT1差強人意的客運量卻視而不見,讓人不禁為MRT2和MRT3的前景感到擔憂。」
鄭立慷今日發文告指出,MRT1於2017年全線投入運作,其客運量必然是MRT2和MRT3的重要指標。
「政府為MRT1定下的初始日均客運量目標是44萬2000人。然而,MRT1真實客運量不止差強人意,與定下的目標更猶如天壤之別。」
他引述陸路公共運輸機構(APAD)發布的數據,MRT1自2017年來的日均客運量為2017年(6萬5117)、2018年(16萬2633)、2019年(20萬4821)、2020年(10萬5883),以及截至2021年6月 ( 6萬2938)。
他表示,即使2020和2021年的客運量可以歸咎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行管令的實行,但是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就算政府在2019年推出了無限次公共運輸月票配套,也無法讓MRT1的客運量達標。
「2019年MRT1客運量為20萬4821,只是目標的46%。」
他指出,MRT1的客運量無疑暴露了我國公共運輸網絡的弱點。
「缺乏第一哩路和最後一哩路(first mile & last mile)的連通性,各個站點的可達性(accessibility)和公共運輸設施的可靠性(reliability)就是MRT1最關鍵的3個失敗原因。」
他認為,這也是為什麼政府花了上百億令吉來建造和營運的公共運輸網絡,卻依然無法吸引人民使用公共運輸工具。
自項目規劃開始,MRT1就被視為推動公共運輸模態份額(modal share)的主要催化劑。政府更設下目標,誓言2020達到40%的公共運輸模態份額。
「2015年,我國的公共運輸模態份額為20%。然而,根據第12大馬計劃報道,在MRT1全面投入運行之後,我國2018年的公共運輸模態份額僅有21%。換言之,政府為國家基建基金(Dana Infra)和國家基建公司(Prasarana)發出將近1150億令吉的巨額承諾擔保(Government Committed Guarantees)來建設及運營捷運系統,可是對巴生谷的整體交通網絡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鄭立慷表示,客運量就是這些公共運輸最直接的評估指標。公共運輸無疑是更環保,更有效益的交通方式;如果客運量無法達標,這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
他指出,政府選擇無視問題根源,繼續投入數百億建造新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