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籍貫迎龍年系列】客家人過年說好話 守護傳統必吃年糕

2024-02-09

年糕在客家話稱為甜粄,客家人過年尤其農曆正月二十日必吃。

 

馬來西亞客家人分為多種,包括大埔、海豐、陸豐、河婆等,過年方式部分會有些許不同,但大致上禁忌不多,主要鼓勵在農曆新年期間說好話,保持好能量。

馬六甲客家公會副會長陳錫安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指出,新年期間長輩們所使用的客家賀語離不開「恭喜發財」、「新年進步」等吉祥賀語。

他表示,一般上客家婦女在大年除夕前製作和烹煮各種年菜,代表性的客家過年菜有算盤子、甜粄、丁子粄等。前兩者至今仍可在各地方品嘗到,而有人丁興旺之意的年菜丁子粄則已不多見。

陳錫安指客家人過年習俗並不複雜,主要注重說好話。

他解釋道,算盤子的形狀如同算盤上的算珠,寓意年年賺錢;粄即是糕的意思,是客家話,甜粄等同年糕,它是所有客家人必吃的糕點,這與正月二十的天穿日息息相關。

「據說早期在中國一些客家人居住的山地易因大雨,遭遇洪水,希望用有粘性的甜粄把穿洞的天補好,祈求平安及風調雨順。客家會館每年都會選擇在農曆正月二十聚餐,祭拜女媧娘娘,是我們的小過年。」

至於農曆正月初七人日吃擂茶的習俗,他說,本身是大埔客的他並沒有這項習俗,只有海豐、陸豐和河婆的客家人才有。

宋玉萍表示製作年糕有不少禁忌需要遵從。

若要感受濃濃的傳統年味,新村必是首選,甲州馬接峇魯新村就有逾80%的客家人,婦女們過年前在家中廚房忙著製作年餅,而現年68歲的宋玉萍(人稱阿吉婆)以及70歲的戴雅麗分別在製作年糕及米呈傳統手藝上,擁有豐富的經驗。

宋玉萍在家婆傳授下,做了30年的年糕,她指出,她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六便開始忙著製作客人預訂的年糕,過程中有些避忌必須遵從,如保持安靜、不出席白事、若家中有人剛生產則不允許前來她家中買年糕,怕年糕「小氣」,無法做出完美形狀。

「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和白糖,蒸煮15公斤年糕,耗時22小時。我們習慣在天穿日拜神,之後切片,與芋頭和番薯一起炸,一家大小都習慣這樣吃。」

戴雅麗(左)與姐姐在廚房忙著製作客戶所訂購的米層。

馬接峇魯新村村民從事農耕活動,戴雅麗說,早年母親從收割稻穀到爆米香,都需要她與姐妹們協助下完成。

「這是客家人特有的年餅。我們是第二代,至今已有超過50年歷史。主要材料酸柑、糖、芝麻、米香等。而米香也能與擂茶同吃,人日當天,我們一家大小都會吃擂茶。」

戴雅麗使用傳統工具,即番石榴木擂茶。

米香泡在擂茶,加上其他蔬菜同吃,是部分客家人最愛的年菜之一。

村長戴碧源表示,除了人日吃擂茶,從祖輩開始,他們有年初一吃素,到廟宇上香,祈求平安健康的習俗,當中布置得美侖美奐的聚仙亭,是最受村民歡迎的廟宇。

馬接峇魯新村有80%客家人,在過年期間都會前往聚仙亭拜女媧娘娘,左起為戴子超、傅潤德和戴碧源。

提及聚仙亭,理事會主席拿督傅潤德說,從舊址搬至該村,已近百年歷史,廟內的女媧娘娘是全甲唯一的座主。90年代初期,理事也讓沉靜已久的客家鬥牛獅重出江湖,惟如今找不到年輕人繼承。

戴子超出示多年前舞金獅的團隊合照。

聚仙亭內擺放著一幅女媧娘娘畫像。

客家鬥牛獅是由該村村民戴子超(55歲)的父親戴士徒從50年代帶動。戴子超說,舞動客家鬥牛獅的學員必須懂得武術,與醒獅不同,重達5公斤的獅頭外表兇猛,另外搭配靈猴和沙僧一起出巡。

獲皇帝賜封的客家金獅,或稱鬥牛獅的獅頭外表兇猛,與一般有所醒獅不同。

「它也被稱為金獅,是受皇帝賜封的獅,背部有5種顏色,相傳能把不好的東西吃掉。早期,獅團在年初夕出動,向村民拜年助興。」

舞客家金獅的畫面,如今只能透過照片回憶。


相关文章

  • 港真東協 | 大馬高級教育文憑 美中100%及格率創高峰
  • 胡棟強:若面對叫囂還不出聲 愧對愛黨同志與支持者
  • 加快梳邦機場通關程序 交長:將向內閣建議採用自動通關閘門
  • 安美嘉批評團結政府「獨裁」 哈山卡林:指控太過分且不公平
  • 港真東協 | 大馬高級教育文憑 美中100%及格率創高峰
  • 【能吉里補選】消息:國盟候選人公布前兩天 里茲瓦迪才從伊黨加入土團黨
  • 陸兆福鼓勵長巴業者引進新科技 近期公布旅巴取締報告
  • 火箭堅定不移 倪可敏:用政績贏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