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健:半芭半港半山芭

2022-05-08

「半」本義指一半,「半」字帶頭的地名不多見,吉隆坡的朋友不可能沒到過半山芭(Pudu),然而卻未必知曉森美蘭日叻務的半芭新村(Ladang Jelebu),以及霹靂峇眼拿督還有個半港漁村(Hutan Melintang)。

森美蘭日叻務縣府瓜拉克拉旺(Kuala Klawang,華民昔稱紅毛樓),往知知港(Titi)前約莫一公里即是半芭新村所在。英殖民緊急狀態之前,一批華民礦工與農工聚居在今瑪拉理科初級學院(Maktab Rendah Sains MARA)一帶,雖然前方即是公路,背面卻是一片大芭,職是之故華民稱之「半芭村」。1950年組建半芭新村,由於地點原屬英資園丘Jelebu Estate,半芭新村官稱便喚作Jelebu Estate New Village。

話雖如此,村長黃愛蘭告知,華民仍沿用舊有之稱呼,只是把「半芭村」改成半芭新村。知知港地區華民主要為客家方言群,半芭村民亦如是,村民則多半姓黃或姓蕭。新村不大,約莫百戶,排列成「二字形」,合共四排村屋。資深文史工作者劉崇漢告知,1864年知知港蕭官姐聯合同宗鄉親,集資在半芭「紅嶺崗」開採錫米,時來運到射出了「雞乸湖」(客家話俗稱之錫米倉)而致富。當年的紅嶺崗,即今知知花園(Taman Titi)。

鄰近知知港的半芭新村,19世紀開錫礦挖出「雞乸湖」(客家話俗稱錫米倉)而揚名。

根據劉煥然1935年《英屬馬來亞概覽》,原來霹靂太平1874年開埠之初亦曾被稱作半芭,因鎮內有一片矮樹林之平坡故名,其時市況不如鄰近的村鎮峇東(Matang,現稱馬登)、新港門(Kamunting,現稱甘文丁)繁榮。

Advertisement

霹靂南部的半港與安順(Teluk Intan)相距不遠,至少在19世紀末已然形成,1890年下霹靂代理警司Cecil Wray便在霹靂政府憲報提及半港,惟英殖民稱之Utan Melintang而非Hutan Melintang,英殖民留下的文獻皆是沒有H音的Utan Melintang。馬來文地名大意為「橫置的森林」,與中文地名「半港」大相逕庭,一個關乎森林,一個關乎漁港,森林與漁港反差未免太大了。

半港位處安南河(Sungai Bernam)畔,這條河是霹靂與雪蘭莪的分界線。由於半港僅占據安南河的北邊,故華民便以「半港」為地名,隔鄰則是另一漁村「四條港」(Bagan Parit Empat),半港對岸為雪蘭莪最北部的漁村新溝港(Bagan Parit Baru)。20世紀初半港之名已見諸報端,1934年中文報提及半港離峇眼拿卓(Bagan Datoh,現稱峇眼拿督)三英里,有亞答店鋪十餘間,全為華民經營各種小商業,亦創有華僑公學一所,日夜學生約50餘人。

然而半港早年鮮為人知,中文報多音譯成美連登,或烏丹美連登,甚至烏丹不靈登,直至獨立後半港之名才廣泛通行。由於安南河口寬闊,半港1920年代即是下霹靂及雪蘭莪北部漁產的轉運站,至1960年代半港捕魚業及海產加工業冒起,論漁船數目及魚行規模現已成霹靂最大漁港。

下霹靂半港漁村,論漁船數目及魚行規模現已成霹靂最大漁港。

森林的半路

來吉隆坡謀生的外坡人,對半山芭的第一印象,想來不是半山芭監獄(Pudu Jail)就是富都車站(Puduraya)了,老吉隆坡則認為半山芭老巴剎方能代表半山芭。對於我們這些曾在吉隆坡上學,並在半山芭大華戲院前轉車的一輩,大華戲院、星光戲院、京華戲院才是我們的集體記憶。

興許很多人不知曉,馬來文Pudu是一種喬木的名稱。早年,英殖民把Pudu拼寫成Pudoh,英殖民留下的文獻也儘是記之Pudoh而非Pudu。中文地名顯然源自粵語Pun-shan pa,惟最初寫法未必就是「半山芭」,英殖民官員菲爾斯通(H. W. Firmstone)1905年便記之「半山吧」,但其英文又解說half way to the jungle,意即森林的半路。1923年譚里夫《南洋埠名》、1935年《僑民學校調查錄》皆記之「半山巴」,20世紀初中文報也確有這個寫法。

2013年Yat Ming Loo則把半山芭解說為half jungle road。其實,森林的半路也好,半森林之路也罷,似乎未能確切解說半山芭之意。山芭,指叢林或山地,也寫作山巴或山笆,一般指遠離城市的鄉野。吉隆坡最初市中心在茨廠街一帶,離開茨廠街已是人煙稀少的地方。溫故知(莊之明)1984年《吉隆坡華人史話》便稱,半山芭原是山林草莽,蛇鼠縱橫之處,華民先輩為尋找錫米而逐漸開發了半山芭(離半山芭不遠的何清園曾是礦場)。

未完待续,请点击第2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一張英殖民1895年吉隆坡地圖,便把半山芭標誌為「廣闊的沼澤地」。可想而知,當第一批華民在此落腳,感覺猶如在半個山芭中生活。Jalan Pudu是貫通半山芭的大路,當初英殖民安路名直截了當,Pudoh Road(昔稱古路律,現稱富都路)即是市中心通往半山芭之道路,而今Jalan Pudu與巴剎路(Jalan Pasar)、新街場路(Jalan Sungai Besi)銜接的十字路口,早年曾是華民開闢茶園之地,而鄰近武吉免登路(Jalan Bukit Bintang)則為一片膠園。

老吉隆坡應該還有印象,華民又把半山芭喚作三條石,原來昔日陸路交通尚未發達,從市中心茨廠街走路到半山芭約莫三英里。1891年開始興建半山芭監獄(現已拆除),張集強博士、Lam Seng Fatt皆稱,半山芭監獄是建在Pudu Village(半山芭村落)原址。1879年在巴剎路設立的鍾萬仙師廟,應可推斷1870年代半山芭已有華民立足,Pudu Village或是半山芭最初聚落,後來被迫遷至現今巴剎路一帶?

除了半山芭一名,Pudoh還有一個比較優雅的稱呼,1928年林穆群《馬來半島商埠考》,1928年徐雨郊、高夢雲《南洋四州府華僑商業交通錄》,1938年張禮千《英屬馬來亞地理》皆記之「普渡」,1939年潘醒農《南洋華僑便覽》則記之「普都」。但無論普渡、普都或富都,老吉隆坡至今依然稱之半山芭,完全不介懷這個「草根」地名。

除了吉隆坡半山芭,原來森美蘭芙蓉也曾有半山芭。拉杭(Rahang,昔稱拉坑),中文地名原稱「泉溝尾」,距離芙蓉約莫一英里,由於店鋪新舊參半,還有若即若離的亞答屋,當年乍看像是吉隆坡的半山芭,二戰前更曾被喻為「芙蓉半山芭」,但沒有吉隆坡半山芭的熱鬧,這個稱號隨著發展的腳步也漸漸消逝了。

外坡人初到吉隆坡,對半山芭的第一印象即是半山芭監獄(現已拆除)。

雷子健 資深報人,已出版歷史紀實《誰殺了欽差大臣》、《誰救了手雷女郎》,以及地方小史《愛新村:雪州華人新村的美麗與哀愁》、《愛漁村:地圖上消失的海平線》、《沙登回眸:黑白年代的火紅記憶》等十多本作品。

  • 雷子健:馬交街滄桑舊夢
  • 水位消退後 KL災區路上儘是垃圾!
  • 雷子健:日治烏托邦幻影
  • 雷子健:山老鼠與海老鼠


相关文章

  • 港真東協 | 大馬高級教育文憑 美中100%及格率創高峰
  • 胡棟強:若面對叫囂還不出聲 愧對愛黨同志與支持者
  • 加快梳邦機場通關程序 交長:將向內閣建議採用自動通關閘門
  • 安美嘉批評團結政府「獨裁」 哈山卡林:指控太過分且不公平
  • 港真東協 | 大馬高級教育文憑 美中100%及格率創高峰
  • 【能吉里補選】消息:國盟候選人公布前兩天 里茲瓦迪才從伊黨加入土團黨
  • 陸兆福鼓勵長巴業者引進新科技 近期公布旅巴取締報告
  • 火箭堅定不移 倪可敏:用政績贏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