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丹29日訊)彭亨丹那拉打州議員張玉剛表示,儘管大馬反貪污委員會有權調查公共機構的任何官員,包括法官,但是反貪會之所以會招來輿論抨擊,無法讓公眾信服,關鍵原因還是因為,針對過去種種醜聞弊案,包括反貪會總監阿占巴基自身的違規超額持股醜聞視而不見,展現選擇性調查的姿態,才讓人擔憂反貪會淪為政治爪牙,成為對付政敵或異議分子的武器工具。
他指出,反貪會日前調查銀行戶頭內被指有不明款項的上訴庭法官拿督莫哈末納茲蘭,結果招來輿論熱議和抨擊。爾後,反貪會辯稱,該會獲授權根據2009年反貪會法令調查貪污案件,包括對該法令中第3條文所定義的「公共機構官員」的調查。
他今日發文告說,「公共機構官員」是指任何公共機構的成員、官員、雇員或服務人員,包括行政部門成員、國會議員、州議員、高等法庭法官、上訴庭或聯邦法院法官,以及任何從公共資金中獲得報酬的人,若有關公共機構是一個人的公司,也包括為該公司註冊的人。
張玉剛指出,關鍵不是反貪會應不應該調查法官,而是反貪會不過只是根據網絡作家拉惹柏特拉在網站Malaysia Today的一篇文章,就效率驚人地開檔調查。
「相反地,當醜聞弊案涉及自家利益集團的時候,反貪會卻猶如無牙老鼠,閃來閃去,不敢面對輿論。」
他說,反貪會總監阿占巴基超額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和憑單,已經牴觸1991年證券業(中央存管機構)法令第25條文,存有明顯利益衝突。「為何反貪會從不對阿占巴基展開調查?」
「反貪會選擇性調查的姿態和行徑,才是招來輿論抨擊的關鍵原因,也彰顯反貪會仍無法獨立運作,淪為官官相衛,對付異己政敵的政治工具。」
張玉剛表示,根據國際透明組織所發布的2021年貪污印象指數(CPI),我國的分數和排名已經連續兩年下滑,顯示了大馬貪污腐敗的文化日趨嚴峻,致使國家遲遲無法走上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正規,反貪會的倒行逆施,未來CPI指數恐怕將更加不堪入目。
張玉剛強調,儘管反貪會法令已經賦權反貪會更大的責任和獨立性,但是反貪會總監仍然是由國家元首在首相的勸告下所委任,並沒有達致真正的獨立和超然專業,這也是大馬朝野政黨必須努力的方向,若反貪會淪為政治爪牙,誰都無法保障自己會否是下一個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