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2022-12-08     菁菁

在許多歐美國家的陸軍部隊里,有著這樣一個頗為浪漫的傳統:他們會用本國歷史上那些名臣大將的名字,來稱呼自家的坦克。

這其中,就包括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率領美國陸軍橫衝直撞的喬治.巴頓將軍,是美軍乃至當時全世界的軍隊中當之無愧的名人,粗俗如馬夫的他,卻有著能將德軍如趕羊一樣攆的驚人指揮才能。

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二戰剛剛結束後的1945年12月,巴頓將軍在一次外出打獵時遭遇了車禍而身受重傷,沒過多久便在德國海森堡不治身亡。而後,為了紀念這位傳奇般的將領,美國陸軍選擇用他的名字作為新式坦克的命名。

縫縫補補又三年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序列中都缺乏重型坦克的存在,這就導致他們在歐洲戰場偶爾遭遇德軍「虎式」「虎王」等重坦時,往往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將其消滅。

直到戰爭接近尾聲,冠以一戰名將約翰.潘興將軍之名的M26「潘興」重型坦克才倉促入列,儘管它在許多性能參數上還是被德軍「動物」壓上一頭,但它至少在戰場上擁有與後者相抗衡的能力。

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二戰結束後,法西斯主義雖然基本覆滅了,但美國人意識到在「兩級」格局中,戰爭爆發的可能仍然不小,於是所謂的「軍備競賽」沒有一刻停止過。

對於陸軍的坦克而言,設計倉促的M26重型坦克雖然並不完美,但仍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所以戰後美軍針對其進行了多次改進,連最為重要的火炮和發動機都換了。

既然改動如此之大,那再用原來的名字就不太便於區分了,因此在1948年,這種被大改過後的M26被重新命名為M46,而在照例選用名將作為它的稱呼這件事情上,美軍上下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喬治.巴頓將軍。

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至此,第一輛「巴頓」系列坦克誕生了。

M46「巴頓」坦克誕生沒多久,就迎來了自己生涯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嚴苛的一道考驗:韓戰。

1950年韓戰爆發後,面對中朝軍隊那性能強勁的蘇制T-34-85中型坦克,最開始美軍的M26「潘興」尚能憑藉著自身那杆90毫米主炮打出些優勢,但隨著皮糙肉厚的IS-2重型坦克抵達戰場後,「潘大頭」就有些應付不了了。

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另一方面,北緯38度線以上那寒冷的山地環境,對於「潘興」的福特G系液冷汽油機也是一種摧殘。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趕緊將手裡新造和改造完畢的一批M46「巴頓」坦克調往朝鮮戰場。

從軍事角度來講,M46「巴頓」在戰場上的表現著實不錯,對上T-34-85這種中坦基本能做到「打穿防住」。除非遇見志願軍為數不多的IS-2重坦,要不然「巴頓」都能在戰場上橫行無忌,這也迫使志願軍戰士不得不利用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手雷等裝備,待其抵近後再想辦法消滅。

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當然,某一種裝備的強勢通常不足以決定戰爭結果,更何況是在山地眾多、雙方坦克部隊都展不太開的朝鮮半島。不過這一仗下來,美蘇之間的坦克也算是結下了梁子,彼此之間開始了瘋狂的競爭。

在那個革命性技術方興未艾的年代裡,想要打敗對方沒什麼捷徑,無非就是「堆攻」和「疊甲」。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M46被換裝了炮塔、改善了前裝甲,逐漸演變為了M47「巴頓」坦克。

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服役較晚的M47「巴頓」沒有參與到韓戰中,可它依然被大量生產用以對抗蘇聯的威脅。只可惜,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快,到了五十年代中期,蘇聯T-54/55等坦克橫空出世,這種能發射新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鍋蓋頭」,能夠將M47「巴頓」打成一灘爛泥。

襲猛將之名!跟隨美軍打滿半個世紀的「巴頓」坦克

所以,M47「巴頓」並沒在美軍序列中裝備多久,在60年代初美國的新一代坦克投入使用後,它就被迅速交給了美國的那些北約盟友們。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