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盼到冠病疫情趨緩,新加坡終於在今年重開邊境,遊客數字也逐漸回升到接近冠病疫情前的水平。
可惜的是,「報復性旅遊」為新加坡帶來的紅利終究是短暫的,經濟重開帶來的壓抑需求將逐漸消散,旅遊相關行業的增長勢頭明年也可能會開始放緩。
問題是,通貨膨脹和利率都居高不下,給全球需求帶來下行壓力,新加坡經濟所需要的轉機,卻未必會出現。
分析師下調我國經濟增長預測 多數分析師將我國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3%以下。(海峽時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在10月份的《宏觀經濟評估》報告中,就已經預測我國在2023年的經濟增長會大幅度放緩,但通貨膨脹將居高不下。
《海峽時報》也指出,多數分析師已將我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下調至低於3%,比2021年的7.6%和2022年預測的3-4%還低。
其中,星展銀行就將我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下調至2.2%,摩根史坦利的預測則是2.3%。
分析師認為,海外需求放緩,加上利率上升造成財務緊縮,不僅會拖緩經濟增長,也打擊本地製造業的信心。
馬來亞銀行證券經濟師蔡學敏甚至認為,出口下跌可能是2023年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的一個預警,但即便新加坡經濟真的陷入衰退,情況也預計不會嚴重。
蔡學敏和摩根史坦利證券策略師Wilson Ng均指出,中國若全面重啟經濟,將能帶動我國的出口額上升。
蔡學敏補充道,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多數亞洲經濟體,須依賴中國重啟經濟,以抵消全球經濟衰退的負面影響,但是「中國對清零政策做出的任何改變,都會是緩慢而漸進的。」
《人民日報》:優化防疫措施不是放鬆防控 《人民日報》近日的一篇評論指出,中國發布二十條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不代表放鬆防控。(路透社)中國在11月11日發布二十條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以及中美兩國最高領導11月14日的會晤,提高了一些人對中國放鬆防疫政策的期望,但中國官媒《人民日報》11月21日發表的最新評論《科學精準 紮實推進》,可說否定了這個看法。
這裡摘錄文章的幾個關鍵句,蟻粉可以從中看出中國對動態清零的態度是否在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出台後有所改變:
對新加坡來說,這或許意味著來年經濟增長放緩,貿工部接下來的2023年經濟增長預測,將能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我國經濟明年的走向。
經濟增長如果放緩,就業增長一般也會跟著放緩,大家在短期內或許還需要勒緊腰帶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