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閱讀
蘭卡威(Langkawi)又名蘭卡威,是大馬著名的度假勝地。這座群島,由99個熱帶島嶼組成,占地大約470平方公里,總人口9萬多人,潔白的海灘,多元化的海上活動及多元民族風情,在國內外享負盛名。
美麗小島,原本只是大馬的一張旅遊名片,卻因為前首相馬哈迪,在2018年當選這裡的國會議員,而成為大馬政治的焦點戰場之一。第15屆大馬選舉,馬哈迪再次選擇上陣這個號稱由他親手發展的地區,決定他政途的最後一場戰役。
領軍GTA「孤掌難鳴」最後戰役光環不再? 2018年在希盟催谷下,耄耋之年的馬哈迪被指定為希盟」代共主」,旋風式姿態成為第14屆大選的領軍人物,在蘭卡威的得票率達54.9%,共獲8893多數票。
惟2020年2月21日曆經喜來登政變,馬哈迪辭去他第二次的首相任期,隨後離開希盟,再創祖國鬥士黨(PEJUANG)。但時過境遷,沒有了希盟這個競選宣傳能手,在相繼遭到希盟與國盟的拒絕,馬哈迪如今領軍的祖國行動聯盟(GTA)僅由數個小黨與組織合併,儘管上陣全馬上陣116個國席,但預料難以再掀起任何漣漪。
不僅如此,在馬哈迪的老巢吉打,選情也未見樂觀。
《亞視新聞東南亞》在競選期開跑的第5天(11月9日)抵達蘭卡威選區探溫,雖然不是氣氛最熱烈的選舉超級周末,但稀稀落落的黨旗與選舉氣氛,都在在顯示,作為一個理應成為焦點的選區,慢熱的選情亦如對這位97歲長者的支持度並未升溫,與昔日氣勢如虹的「馬哈迪效應」相比,遜色不少。
首投族對昔日馬哈迪印象模糊 這一屆的選舉,蘭卡威的選民人數從上一屆的42697人上升到66777人,新增的2萬選民,不少新增選民來自首投族,他們對於政治很陌生,對於馬哈迪更不見得熟悉。
數位首投族在接受訪問時,無法準確回答這裡有多少位候選人上陣,而有者也坦言即便投票,也會跟隨家人的「建議」投票。
在華裔年輕選民當中,20歲的妮妮(匿名)指出,她願意嘗試投票,但不熟悉政治,沒有特別心屬的政黨,但朋友間有人協助希盟競選,為此她將「跟風」投選希盟。
另外,林先生(26歲)則透露,上屆也曾嘗試投票,但基本上,他會追隨家人的選擇,並沒有更多留意政治消息。
不過,這些年輕選民異口同聲表示,對於馬哈迪的輝煌政績雖有聽聞,但印象模糊,而這名長者的年紀與健康,是他們有所保留的原因。
老選民直言仍在觀望 此外,被視為馬哈迪陣營票倉的選區也非勝券在握。
在武吉瑪魯(Bukit Malut)沿海木屋區,這裡是蘭卡威發展相對較落後的地方,被當地人標榜為「外勞村」,部分居民來自羅興亞、巴基斯坦。但這裡也有不少居民擁有合法證件,包括大馬卡及投票權。
根據數據,截至8月份,Kampung Bukit Malut投票站有2953張選票,選民以巫裔居多,高達97%。
普遍認為,這裡的情況類似東馬,在「Project M」(身份證計劃)底下,不少人因而擁有投票權,他們的投票意向,在以往是不言而喻的。
無論如何,記者走訪該區時,許多受訪者卻不願上鏡,但他們透露出一個消息,沒有一個聯盟有十足的把握,他們也不會再特別賣帳給「敦馬」。至於選票要給誰,他們依舊還在觀望。
難攻新選票 難守基本盤 中間選民方面,本島人最在意的是獲選議員能否帶動當地發展。疫情期間,蘭卡威旅遊業受到重創,雖是最早開放的「旅遊泡泡」,但中國旅客未歸,旅遊復甦仍緩慢。
旅遊業者期盼能夠儘早解決港口問題,船業人士指,由於港口水位太低,嚴重影響客船往來,船班銳減,也無法滿足乘客需求。
對於發展牌,是馬哈迪曾有優勢,但如今這個籌碼已是國陣的武器。國陣此番派出前公僕阿敏沙,少了政治包袱,打出發展牌,加上國陣原有的基本盤,並非毫無勝算。
反觀,在國盟、希盟甚至是獨立候選人加入的五角戰之下,在野黨選票被瓜分,馬哈迪已是難攻難守。
不能忽略的一點,在2013年,當地合格選民為37,536人,可是國陣拿下21,407的票數,多數票是11,861。馬哈迪在2018年的多數票還比這少了將近3000票。
這意味著,即便有反風加持,馬哈迪也沒有絕對優勢。
選前,馬哈迪說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上陣,由於還有很多未竟之志,他才會再戰一次。
這位功過難以論斷的政壇傳奇,其最後戰役結果如何?11月19號,等待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