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9月30日,大馬赤貧家庭的數量從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強烈衝擊大馬經濟社會的26萬戶,減少到12萬9395 戶。
掌管經濟事物的原任首相署部長慕斯達法說,在成功實施國家免疫計劃(PICK)後,國民經濟逐漸復甦,令赤貧戶大幅減少。
「馬來西亞對消除貧困的承諾始於1971年推出的新經濟政策(NEP)。這項政策成功地將赤貧率率從1970年的 49%,減少到1990年的17%。
《每日新聞》報道,慕斯達法是在出席2022年國際消除貧困日的主題演講中,披露以上訊息。
他表示,在第12大馬計劃下,撲滅赤貧的工作,將由政府經濟策劃單位規劃的「大馬一家解決赤貧計劃」執行。
目標2025年消滅赤貧 「大馬扶貧計劃並非新鮮事,第12大馬計劃下規劃的工作,旨在通過在全國範圍內以定期監測為特色的綜合方法,實現至2025年消除赤貧的目標。」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數據,由於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約20%的M40中等收入家庭,在2020下降至B40低收入門人口。
在2019年的291萬戶 B40低收入家庭中,共有68%的家庭居住在城市地區,其餘32%則居住在鄉村地區。
在馬來西亞,貧困線指數(PLI)有3種定義:其中赤貧被定義為一個四口之家,每月收入低於1169 令吉(食物 PLI);極度貧困(absolute poverty)被定義為一個四口之家,每月收入低於2208 令吉;並且,相對貧困(relatively poverty)則被定義為一個家庭的月收入比目前2940吉的家庭收入中位數低50%。
慕斯達法指出,大馬政府經濟策劃單位正在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修訂多維貧困指數 (M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