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一項發表於「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的研究顯示,南極海岸周圍冰層覆蓋面積2月底首度縮小至象徵性界線200萬平方公里以下,寫下1978年有衛星探測紀錄以來的最小面積。
研究人員發現,驅使海冰消融的關鍵因素是溫度變化,冰量變化則扮演著次要角色。
與19世紀末的水準相比,北極和南極地區的氣溫皆升高大約攝氏3度,是全球平均氣溫升幅的3倍。
南極洲2020年首見熱浪,較平均最高溫高出史無前例的攝氏9.2度;南極洲東部一個研究中心今年3月測得異常高溫,比正常情況高出攝氏30度;這種極端異象是直到近期才出現。
Advertisement
與北極海冰不同的是,自1970年代後期以來,北極海冰每年消融3%,南極海冰則是在同一時期每10年擴大1%,不過每年變化幅度很大。
今年南半球夏季,西南極洲周圍的冰層縮小最多,與面積大得多的東南極洲相比,西南極洲更容易受到全球暖化影響。
海冰消融對海平面沒有顯著影響,因為海冰原本就在海中。
冰層減少將加速全球暖化
不過研究執筆人、中國廣州中山大學教授楊清華解釋,冰層面積減少仍是個重大問題,因為這有助加快全球暖化的速度。
他在聲明中說,白色的海冰能將太陽能量反射回太空,當它被深色、未結冰的海水取代時,「反射出去的熱能更少、吸收的更多」。
「如此一來,又會使更多海冰消融,進而吸收更多熱能,形成惡性循環。」
南極洲海冰面積2月25日縮小至創紀錄的約190萬平方公里,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準少了30%。此前的紀錄是2017年測得約200萬平方公里。
近年來,南極洲的最大海冰範圍平均約為1800萬平方公里。
研究人員採用「海冰預算」分析今年海冰面積創紀錄消失的原因,他們發現,在夏季,熱量往極地輸送,熱力學主導了海冰融化的過程。
北極海冰覆蓋面積最低紀錄為2012年測得的340萬平方公里,2020年和2019年分別測得第2和第3小的冰層面積。最大海冰範圍平均約1500萬平方公里。
西南極洲頂部冰層若消融,海平面將上升6米,而東南極洲的巨大冰川若融化,則會讓全球海平面升高5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