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訊)華總會長丹斯里吳添泉提出3項建議,希望政府在引進外資前來設廠投資過程,確保國人擁有能力應付外資人力市場需求;不破壞國家環境以及國人本身應樹立良好道德觀念。
他說,首先是在教育領域,教育部應該全面深入探討,尤其是大專院校,以及技職教育的市場導向,必要時應該淘汰一些過時的課程,確保灌輸下一代的知識與時俱進,必須是與新時代企業和就業生態全面接軌;也包括培訓所需的師資,並為學生或新生代提供這方面的知識鋪墊,以及專業文憑的補給。」
「其次是希望政府在引進外資入駐時,應確保國家和地方上的環境不會受到破壞,務必經過最嚴格的環境等專業評估,確保包括空氣、水源、森林、海洋等大自然綠化環境永續長存,不應為了經濟和外資而污染或破壞環境,並典當人民健康,這是值得高度關注的。」
至於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呼籲按部就班,先在各方面充實自己,求學時代先求學問,出來工作後努力勤勉,樹立良好道德觀念,懂得明辨是非,不要不小心被人當「豬仔」賣,誤了自己又讓家人擔憂,可說是得不償失,誤人誤己。
吳添泉是昨午在華總大廈丹斯里古潤金大講堂為華總主辦的青年未來論壇「人才競爭力對話交流會」主持開幕致詞中這麼表示。這項以「全球跨國貿易和就業急速發展,馬來西亞人應該如何準備和面對?」為主題的交流會,邀請來掌管雪州投資、工商業及中小型工業事務的拿督鄧章欽行政議員主講,出席者包括華總正副秘書拿督黃益隆與楊有為、中委拿督卓正豹、華總青總團長黃健凱、署理總團長吳漢坤律師、主持人陳麗娟碩士及眾華青領袖等多人。
吳添泉說,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科技瞬息萬變和人工智慧一日千里的新時代,企業投資作業也邁入了無紙張、無人機、機器人、高科技、高創意和高效能的新常態。以今天國家工業化進程來看,我國必須儘早做好準備,並在按部就班中,從勞工密集作業方式全速迎向工業4.0,減少過度依賴外勞,並朝向機械和電腦化的智能生產程序。
從「全球跨國貿易和就業急速發展,馬來西亞人應該如何準備和面對?」的角度來看,他認為國家和人民,都應以「不落人後」的意識形態來看待,彼此都有必要發奮圖強,不應落在他國之後,尤其是鄰國或區域周邊國家。
他說,在東協區來看,我國目前的經濟表現包括引進外資方面,雖然還是處在前例之一,但無可否認的是,除了先進國新加坡之外,近年來一些國家如越南、泰國和印尼的勢頭和後勁越來越強,我國有必要加把勁而快馬加鞭。
「無論如何,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數據顯示,流入我國外國直接投資增加了241億令吉,達到創紀錄的8362億令吉,比第一季度的8121億令吉還要高,這是可喜的現象。其中製造業占了43.1%,其次是金融業務22.7%以及批發與零售貿易6.3%。」
他說,統計顯示,亞洲國家仍然是前來我國的最主要群體,占了51.6%,當中最主要是來自新加坡和中國,其次分別是歐洲和美洲。
「隨著全球冠病疫情大幅度回暖,經濟朝向復甦後,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投資報告,去年流入亞洲新興國家的投資增長了19%而達到6190億美元,因此前來我國的外資也取得了增長。」
他說,面對這些跨國集團或外資的前來,身為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包括華青在內,都必須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來迎合或填補有關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