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訊)博特拉大學傳染病學家與生物統計學家瑪麗娜(Dr Malina Osman)指出,包括大馬在內全球注射新冠肺炎加強劑的措施,可能會像西方國家注射流感疫苗般普遍。
她接受《新海峽時報》的採訪時說,理解學者對於接種第4劑疫苗的質疑,但是從決策者的角度來說,「安全總比後悔好」。
「衛生部需要保護高風險群體,他們不能再次經歷2020年底至去年8月、9月期間那樣的醫療服務崩潰。」
隨著大馬緊隨新加坡和美國的腳步,讓年長者、患有合併症年長者、以及12歲至18歲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注射第2針加強劑後,出現了關於未來施打加強劑的問題。
瑪麗娜認為,為1000萬名科興疫苗接種者施打加強劑至關重要。
另外,流行病學山傑(Dr Sanjay Rampal)表示,高風險群體可能需要考慮定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無論如何,他提到,接種的疫苗必須能夠應對當前的變種病毒,同時需要知道合適的間隔期。
「若最後一次注射加強劑是在6個月內,我不確定其帶來的好處。此外,以當前的疫苗作為第2針加強劑的科學原理也並不明確。」
科藝部新冠肺炎流行病學分析和策略工作組主席阿旺布吉巴(Datuk Dr Awang Bulgiba Awang Mahmud)則表示,年長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會從第4劑中受益,儘管尚不確定保護期。
他說,雖然新冠肺炎疫苗可以有效提高額外防護,包括免受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但無止盡的接種加強劑可能並不可行,因為我們不能每6個月左右或每次出現新變種病毒時都接種加強劑。
「例如XE和其他變種病毒的出現,不一定要接種加強劑,除非證據表明,這些變種病毒比其他的更具致命性。」
他也說,重複接種加強劑成本昂貴,而且還不清楚這是否會對免疫系統有害,因為支持接種第4劑的證據有限。
他表示,最近一項未經過同行審核的研究發現,加強免疫後的T細胞反映仍然強勁,這為大多數人不需要注射第4劑,帶來了希望。
他認為,50歲以下群體應該先注射第1劑加強針,但不需要急於接種第2劑加強針,直到出現更致命的變種病毒為止。
「我們真的不應該只看重抗體,細胞免疫更為重要,因為保護力往往更為持久,並且可以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而不是針對症狀性感染。」
「若有人接種了第3針(第1劑加強針),之後感染了新冠肺炎,那麼不必急於接種第4針,因為抗體水平可能會在幾個月內保持升高,更重要的是,細胞免疫已被證明能持續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