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國內紡織品和成衣價格預料飆漲30%至40%。
(峇株巴轄15日訊) 受全球原材料短缺、運輸費高漲、令吉匯率疲弱與國家政策等因素影響,紡織品與成衣價格預計飆漲30%至40%。
馬來西亞針織廠商商會會長陳冠智透露,原材料當中漲幅最為驚人的為棉花,價格已從疫情前的每磅70美分(約2令吉96仙),漲至目前的每磅1美元40美分(約5令吉92仙),漲幅高達100%。
「紡織業向來都採用『先接單、後生產』的經營模式,因此在合同簽訂後,出貨價格是無法修改的,原材料若在期間持續上漲,那麼就會導致成本提升、利潤收窄,或令部分廠商出現資金短缺,甚至是虧損的問題。」
陳冠智今日發出文告,作出上述披露。
他說,紡織業者在後疫情時期所面臨的各項挑戰,同業在面對未知的成本漲幅下,皆保持謹慎的狀態。
馬來西亞針織廠商商會會長陳冠智。他解釋,全球不同國家的疫情形式處在不同的階段,造成產業鏈的協調出現問題,令目前的生產與供應仍無法達至疫情前的水平,全球運費也以10%至20%的漲幅走高,且短期內料不會有所回落。
他透露,現況或出現部分廠商面臨嚴重的原材短缺和供應鏈不穩定的問題,導致生產線無法如期交貨。
另一方面,陳冠智指出,本地紡織業正處在內憂外患的狀況,除了全球趨勢導致成本上調,國內人力資源短缺令員工需要加班加薪完成項目。政府規定從5月份開始將員工最低薪金從1200令吉調高至1500令吉的政策,也勢必加劇業者的營運成本。
「不僅如此,工商業用電征附加費在今年2月正式實行,上述漲幅也加重我們的負擔。」
他說,在各種成本大幅度調漲的衝擊下,紡織業者只能作出相對的調整以繼續營業下去。上游成本的漲價最終會影響下游領域的走勢,最終再轉嫁給消費者,接下來市場的面料和服裝價格出現上漲是無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