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儉用雖然能夠暫時幫助民眾渡過目前的難關,但終究會達到一個瓶頸。
(檳城3日訊)通貨膨脹,你打算如何應對?省吃儉用?還是開源?財務規劃師梁健銘表示,面對通貨膨脹,省吃儉用並非是一項長遠的出路,開源或才是渡過此次難關的方法之一。
「省吃儉用雖然能夠暫時幫助民眾渡過目前的難關,但終究會達到一個瓶頸,例如通膨情況不斷持續下去。」
學習新技能增收入
他是針對通貨膨脹課題時,接受《東方日報》訪問,如是表示。
「或許,可以趁此時,學習一些新技能,以拓展新收入來源,應對通膨。」
不過,他也提醒民眾,勿貪圖小利,為了賺取快錢,而掉入不必要的陷阱。
梁健銘·財務規劃師除了上述應對通膨方式外,他也指出,任何人在進行消費之前,都必須先搞清楚自己生活需求,才進行消費。
「若你有100令吉,而你選擇購買售價為每杯20令吉的咖啡,你手中的錢僅足夠喝5杯;但若你選擇購買售價為每杯5令吉的咖啡,你則可以喝上20杯。」
所以,他表示,這些都是民眾在消費前,就能夠事先做出的決定,而不是正在消費時,才來決定該如何省錢。
另外,他也建議消費者在進行採購時,事先了解本身的需求,例如,若本身每周5天都需要在家煮飯,意味著會使用大量的食油,此時,消費者就必須購買較大罐裝的食油,而不是小罐裝食油。
他解釋,購買大罐裝的食油,其性價比不僅比小罐裝的食油更划算,也會減少民眾往外跑的頻率。
「一直往外跑,不僅會耗費更多的車油及停車費,同時也導致消費者購買更多不在原本購物單內的物品。」
他直言,原本消費者去百貨市場只是要購買食油,但卻會看到許多其他的物品,或是打折,而採購更多的物品。
回收物品及節電
自僱人士曾雪愛受訪時表示,她是通過回收物品及節省用電來達到開源節流的效果。
她說,平時網購或是到外購物,都會收集到一些紙盒、塑膠盒子、塑膠瓶,以及鋁罐等。
平時網購或是購物後,收集可再循環物品,然後在將其賣給回收中心,以賺取一些費用。「我大約收集1至2個月的時間,再拿去回收中心售賣,大約能夠賺取5令吉左右。」
她笑言,雖然這只是小錢,但也是開源節流的方式之一,且也能夠響應檳州政府環保政策。
此外,她也響應國能節省電源的方案,例如電器產品不用的時候會關掉電源,甚至把插頭拔出來。
「我曾做個實驗,每個月至少可以省下3令吉。」
除了這些方式外,她覺得「吃」是日常生活開銷最大來源之一,早前,她還是上班族的時候,每日至少需要花25令吉至30令吉吃兩餐。
如今她訂購伙食後,每個月伙食費為220令吉,提供1周5天,雖然該伙食屬一餐的份量,但是對她而言足以分成兩餐食用,換言之,每日兩餐只需11令吉左右。
她補充,若要當一名精明的消費者,貨比三家是少不了的,所以一般都會與友人交換資訊,避免到那些「昂貴」的巴剎進行採購,這將會協助省下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