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型污染物對水質影響 法迪拉:河流遭微塑料污染

2024-07-15     緣分

研究新型污染物對水質影響 法迪拉:河流遭微塑料污染

(布城15日訊)副首相兼能源及水務轉型部長拿督斯里法迪拉指出,大馬國家水利研究所在積極研究新型污染物對我國數條河流流域水質影響,這項研究是在第12大馬計劃下進行。

 

他提到,這些污染物包括內分泌干擾物(EDCs)、抗菌素耐藥性(AMR)和微塑料。

 

「在國際上備受關注的新型污染物是與馬來西亞水源遭微塑料污染有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微塑料是指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主要通過地表徑流、廢水(處理和未處理的)、工業廢水和分解塑料廢物等方式進入河流系統。」

 

法迪拉今早出席國家水利研究所、日本Frontier Laboratory有限公司和馬來西亞水利研究協會聯辦的第一屆全國微塑料研討會上致詞時,這麼說。  

他提到,人類通過飲食和空氣暴露在微塑料,根據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報告,一個人每周通過水攝入約5克塑料。

「政府致力於通過與州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部門合作,通過策略措施改善河流水質。然而,如果社區對保護水源意識仍低,政府這些努力將不會成功。」

較後,法迪拉在記者會上說,雖然塑料的使用不可避免,但必須平衡使用,以減少對環境的威脅。

「因此,通過這項目的成果,我們將能夠通過在4條河流中展開的研究,了解馬來西亞的情況,並制定未來的政策。我們可以向政府提出應對微塑料污染問題等新挑戰,飲用水質量標準由衛生部負責,如果需要改進水質標準,政府會再評估。」

此外,馬國家水利研究所總監莫哈末查基說,有關微塑料污染相關的研究工作包括取樣、現場數據收集和實驗室分析。

「參與這項研究的河流流域包括冷岳河流域、吉蘭丹河流域、巴生河流域和砂拉越河流域。研究發現,這4個流域的微塑料平均丰度在每升179.6個顆粒至4541.4個顆粒之間。每個河流流域的微塑料平均丰度受人類活動如工業和家庭活動,以及不良的固體廢物管理影響,導致河流水質下降。」

他說,在大馬水生環境中發現微塑料,直接表明國家生態系統也面臨這全球問題的威脅,更令人擔憂的是水生生物攝入微塑料,進而通過食物鏈使人類暴露於微塑料。

在馬來西亞,預計國人每年平均使用約90億個塑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