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訊)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商會(SAMENTA)指出,商業及工業電力用戶的成本轉嫁機制(ICPT)附加費獲調低,將協助企業緩解因柴油補貼合理化及工資上漲。
該商會主席拿督吳恩明指出,該商會歡迎政府宣布從今年7月至12月期間,非家庭用戶的成本轉嫁機制附加費降低每千瓦時1仙。
根據能源及水務轉型部,商業及工業用戶的成本轉嫁機制附加費在今年下半年,將從每千瓦時17仙降至16仙。
至於低電壓組別商業和工業用戶、特定農業領域,以及水務和污水處理運營商,電費將從每千瓦時3.7 仙,降至2.7仙。
該部門說,政府將撥款21億9200萬令吉作為下半年目標式電力補貼。
然而,吳恩明認為,在考量到能源生產商的生產力,應以更有效的機製取代成本轉嫁機制。
他提到,國能放眼在時至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目標。
他對馬新社說,成本轉嫁機制是一項臨時措施,旨在幫助生產商應對全球燃料價格波動,但不能保證他們獲利。
「它還必須確保其運營,包括員工人數和其他運營支出精簡併支持國家議程。有鑒於此,成本轉嫁機制必須被撤銷,否則國能必須對公眾和行業負責,報告其轉型和資本支出,以確保其實現目標。」
另一方面,大馬廠商聯合會(FMM)總會長丹斯里蘇添來建議,在計算非家庭用戶的附加費及降低每千瓦時1仙方面提高透明度。
他建議政府重新檢討審查中度電壓組別的中小企業資格,以使它們能獲得與水務服務領域類似的費率。
「由於補貼合理化和長期的地緣政治衝突影響,今年的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的不確定性仍然令人擔憂,各行業繼續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運營。」
蘇添來強調,微型及中小型企業占國內企業總數的98%,僱傭730萬勞動力。
他指出,微型及中小型企業貢獻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7.4%,高附加費可能會在長期內削弱它們的競爭力。
「隨著政府重新檢討2025年至2027年監管期的獎掖式監管框架,大馬廠商聯合會希望重新檢討電費基準,並在解決能源轉型和第三方准入的收入成本結構不匹配問題的同時,確保工業電費在本區域保持競爭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