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征途生態科技 引領馬來西亞農業現代化

2024-06-28     緣分

中科征途生態科技 引領馬來西亞農業現代化

郝金玲(左一)與顏升譽(右)簽約,由馬來西亞國會議員陳國偉(中)見證。

(吉隆坡27訊)過去20年,中國現代農業科技化取得的豐收、糧安、扶貧、社區經濟等方面的進步,已經贏得世界刮目相看。縱觀這些成就,離不開科技創新、政策支持、基礎建設、教育培訓、市場化運作以及國際合作等多方面的綜合努力,得以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也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科征途生態科技集團,以生態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為宗旨,一直致力與國外農業相關的企業,合作推動綠色農業發展。2024年6月25日,中科征途生態科技集團董事長郝金玲女士、馬來西亞農升資本有限公司董事代表顏升譽,在馬來西亞國會議員,原對華特使陳國偉見證下,在首都吉隆坡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中科征途生態科技 引領馬來西亞農業現代化

簽約雙方一眾代表與見證人合影,心手相連,建成事業。

隨著這份合約的簽成,雙方達致協作,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通過加強合作和交流,促進兩國共同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陳國偉在致詞中說,今年6月,中國總理李強官訪馬來西亞,兩國交換了14份諒解備忘錄和協議,其中一項是《馬來西亞農業與糧食安全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關於馬來西亞新鮮榴槤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

「今天,中科征途與農升科技在農業科技的合作,正是這份兩國協議達成後的後續和實際行動,是借建交東風之力的好事。」

陳國偉指出,馬來西亞的農業技術迫切需要革新與創新,技術採用、善用耕地、提高農獲,以減少農糧進口。

「每年,我國進口的各類農糧,有達數百億之多。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國家食物進口額為756億令吉,而出口額為446億令吉,這意味著食物貿易逆差高達310億令吉。」

陳國偉說,如何提高糧產及糧食供應穩定與足夠,是國家重中之重的問題。「投資現代農業,推廣智能農業技術,提高產量,是其中一項可行的方法。」

陳國偉說,中國是農業、農產及農科技先進大國,農糧可以溫飽老百姓,還可以供輸他國,這全歸於現代農業科技的廣泛及大量採用,這正是馬來西亞需要借鏡的。

「最近,首相安華與到訪的中國總理李強對話,也提及我國需要學習中國現代農業所達到的成就。」

中科征途生態科技集團董事長郝金玲說:該集團將在有機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和銷售等領域與馬來西亞方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廣綠色、環保、健康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她說,在兩國農業合作大前提下,中科征途與大馬農升資本的合作,可謂此逢其時。這也是中馬建交50周年之際,雙方在農業科技和生態有機農業展開的合作,有助於推動馬來西亞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也有助於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由於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的關注不斷增加,生態有機農業的市場需求也在逐步擴大。」

她強調,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對於提升兩國的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將共同研發智能農業裝備、智能農業種植、礦物(煤矸石)菌肥、礦物(煤矸石)有機肥、礦物(煤矸石)土壤修復劑等技術和產品,以便在馬來西亞農業及種植業等領域廣泛推廣使用,提升本地農業、種植業等的生產水平、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她說。

郝金玲也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新質生產力極為重視,反映了中國對未來經濟發展模式和全球競爭態勢的深刻認識和戰略考量。

新質生產力對現代農業可以提升生產效率、推動農業現代化、優化資源利用、促進農產品質量提升、提升農民收入、推動可持續農業,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保護土壤和水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郝金玲在中馬兩國行走30年,了解本地現代農業所缺和所需。她說,現代農業技術如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和生物肥的應用,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環境污染。同時,先進科技可以幫助監測和改善土壤健康,防止土壤退化,維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土壤營養因為大量及錯誤使用農藥而遭受破壞,吃下這樣的蔬果,不利人體健康。正如一個多病和體弱的母親,怎能生產健壯的寶寶?」

此外,她說,雖然農作物的顏值很好,但是營養缺失,好看不好吃不好用。我們每天攝取大量的有農殘,營養不良的糧食,蔬菜,水果,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她指出,未來,現代農業將從全產業角度進行布局,從種子肥料,到生產、加工、配送,再到消費端,農業生產全流程智能化將逐步成為現實,農產品流通的電商化發展也將更加迅猛。

中科征途生態科技 引領馬來西亞農業現代化

全面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中科征途生態科技集團的主要方向,核心任務。

「中國古話有說:農業穩,則天下安。實現農糧自給、糧食安全,就是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有民安、國泰。國泰民安,豐衣足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目標。」


分享到